文档介绍: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区教研室2012年度工作计划和全区教育教学重点工作为指导,以推进我校“自主教育”特色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为抓手,深化课堂改革,创新学校常规管理,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工作目标1创新学校常规管理,确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定位,差异性递进”两项创新点,强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落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深化“自主教育”品牌内涵发展,做好特色建设常态化;3加快教师特色培养,培植和壮大骨干教师队伍,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4加强课堂问题研究,促进课堂教学效能提升;5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主要措施(一)狠抓常规落实,确保常规透明、实效推进教学常规管理是是推进师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基础,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常抓不懈,需要常抓常新。,确立常规创新点。本着坚持完善和规范、破解与提升的目的,我校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定位,差异性递进”两项常规创新点。一是“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好坏是决定学习效果成败的关键。尤其我校面临着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高的事实,只有抓好学生学生习惯培养,教育教学才会有实际效果。本学期对七年级新生学习习惯培养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掌握学习常规,掌握不同学科具体学习要求,能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预习、课上听讲、自主思考、小组交流、检测、作业等课堂流程,顺利实现小学到初中的学法转变;对八年级学生着重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巩固,增强各环节学习的实效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九年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深化,指导学法在不同学科学习的内化,能针对问题选择有效途径予以解决方法。具体措施:①加强指导。学生学习习惯培养首先在教师的指导,教师首先应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上予以足够重视,结合个人所带学科特点确定规范、科学的学科学习过程;②过程引领。不同学科教师坚持做好课堂中各环节的规范引领,指导学生明确各个环节做什么,怎么做;班主任着力做好学生日常学习习惯的指导,通过班内开展小组学习习惯养成竞赛、评选优秀学习标兵等活动促进班内学风整体提高;学生会加强检查,及时发现班级学习中的不良行为,做好反馈;③工作保障。学校成立“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培养”领导小组,通过抽查、评教、课堂听课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并将其纳入常规量化考核,督促教师加强学法指导和教法研究,科学施教,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二是“自主定位,差异性递进”。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客观了解个人各学科学习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定位,并确定符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能够结合计划做好实施,逐步实现学习的递进。具体措施:①教师加强学情研究。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差异性的事实,扭转“一刀切”式的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通过学情调研了解学科差异形成的实际原因,分类、分层做好情况汇总,并做好辅导规划:学生实际情况如何、采用怎样的方式促进后续学习、确定递进目标、递进周期等,结合学科结构、内容设置A\B\C等不同程度的学习目标;②过程激励。指导不同学情的学生做好落实,实事求是的做好课堂学习,发现问题及时弥补,抓出实效,在完成相应目标基础上尝试更高的目标;教师积极做好差异性评价,发现学生进步及时予以鼓励;③扎实推进。学校进行跟踪管理,在备课、上课、作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