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聪明的照顾者-吞咽困难护理篇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聪明的照顾者-吞咽困难护理篇资料.doc

上传人:用户头像没有 2016/4/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聪明的照顾者-吞咽困难护理篇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聪明的照顾者-- 之脑血管病患者吞咽困难护理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的三大疾病之一, 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死亡率高, 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脑血管病病程长, 恢复慢, 大部分患者急性期在医院进行治疗后, 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例如肢体活动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甚至不能经口进食等等,为了保证其营养的摄入和能量的供给, 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需要进行进食的照顾, 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 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障现状, 多数家庭还不能实现以医,养, 护相结合的康复中心护理模式,绝大多数患者还是选择在家庭进行康复, 由家属和照顾者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经历。吞咽功能障碍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大多数家庭护理最为棘手的护理难题。表现进食困难,呛咳,当患者出现呛咳, 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由于进食困难, 进食量和饮水量不足造成电解质紊乱, 营养缺乏, 皮肤压疮等症状发生。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能否经口进食? 最简单,最方便的试验方法:洼田饮水实验: 患者取坐位,喝下 30 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和是否出现呛咳。 1分: 一口吞下, 时间不超过 5秒, 无呛咳和停顿( 属于正常) 2分: 一口吞下但时间超过 5 秒或分 2 次喝完, 无呛咳和停顿(属于可疑吞咽困难,) ---- 可以正常进食,注意速度。 3 分:能一口吞下,但有呛咳(确定吞咽困难----- ) 注意摄食的指导,量、速度、种类、体位。 4 分:分 2 次以上吞下,但有呛咳(确定吞咽困难) --- 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指导。 5 分:有呛咳,难以全部喝下(确定吞咽困难) -- 留置胃管洼田饮水实验还避免了不必要的留置胃管, 或需要尽早留置胃管,有效预防了吸入性肺炎及意外的发生确定照顾对象存在吞咽困难 4 分以上,需要进行吞咽方法训练 1 颈部肌肉训练:前后左右放松颈部,肩部左右旋转、提肩, 沉肩,减少颈部的紧张。 2 口唇及面颊部运动: 适用于口唇闭合不严, 流涎, 食物残留需要做面颊部运动,吹气,鼓腮,口唇发音 BA,PA,NA 3 口腔周围肌肉训练: 适用于食物从口腔到咽部运送困难的患者, 训练包括口唇闭锁、下颌开合、舌部运动如张闭口, 伸舌舔上下唇和左右嘴角和硬腭(上牙膛),每日 3 次各 5 分钟。 4 闭锁声门练****训练患者大声发啊音, 随即闭合声带, 有效防止误吸。 5 触觉刺激: 用手指、棉签、压舌板等刺激面颊部内外、唇周、整个舌部等以增加其敏感度。吸允训练: 将手指洗净放在口中做吸吮( SHUN )动作,反复练****锻炼吸吮力量。 6 咽部冷刺激: 用冰冻的棉棒轻轻刺激腭、舌根及咽后壁交替 20次, 然后反复做吞咽和空吞咽动作, 每日三次, 每次 10秒, 直至皮肤微红。 7 味觉刺激: 用棉棒蘸取不同味道的果珍或菜汁, 刺激舌面部, 以增加味觉敏感性及食欲。二摄食训练: 1 培养进食****惯: 老人进食时应保持安静, 注意力集中, 禁忌一边吃饭、一边讲话、一边看电视。养成定时定量, 能坐不躺, 能在餐桌则不在床上饮食的良好****惯。老人在强哭、强笑等情感不稳定时暂时停止喂食。 2 体位选择: 照顾对象一般取坐位或半卧位, 颈部前倾 20度, 严禁水平仰卧及侧卧进食, 身体与床的夹角为 30-60 度以上, 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垫枕,健侧在下的侧卧位,照顾者站在健侧喂食,容易产生咽反射, 减少误吸。如一侧舌、咽障碍, 头转向健侧, 使食物位于健侧口腔, 在转向患侧, 减少咽部食物残留。照顾者喂食时不要将勺子抬得太高, 也不要站着喂食, 以免迫使照顾对象仰头, 会造成吞咽困难而且容易误吸到气管。 3 食物性状:根据吞咽困难的程度和病程的发展合理选择食物。一般选择柔软、密度和形状均一( 泡饭和米粥、米糊的区别), 粘度适中,不易松散,容易咀嚼,通过咽部食管容易变形的食物(香蕉, 蛋羹, 食物泥等), 固体食物粉碎后喂食, 可以加入藕粉, 杏仁糊等粘稠剂, 水变得粘稠后再让老人喝。液体虽然易于在口腔移动, 但对咽部刺激弱, 易出现误咽。而固体容易产生咽反射, 但需要充分咀嚼( JUJUE ), 不宜移动到咽部。训练中依次过渡为糊状、软食、普食, 开始喂食蛋羹,米糊-- 普通饮食—水 4 摄食一口量: 是指最适于吞咽的每次入口量, 量过少难以诱发吞咽反射,量过多容易引起食物残留或误咽。一般从 3-4ML 开始, 酌情加量,放在照顾者舌的后 1/2 的位置。指导其慢慢咀嚼,将食物逐渐移至舌根。 5 增进吞咽功能的措施: (1 )空吞咽与交互吞咽:每次进食吞咽后,应反复做几次空吞咽, 使食物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