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市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省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为全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一、工作开展情况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幅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着力清理规范收费项目、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统筹各项社会事业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一)不断优化服务,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一是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折不扣的落实省政府办公厅陕政办发〔2017〕XX号、陕政办发〔2018〕XX号和省政府令第XX号决定取消、下放或委托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有关精神。取消省政府决定取消涉及我市的XX项行政许可事项,明确不得以任何形式保留或变相审批;承接省政府下放的XX项行政审批事项和省政府委托地方实施的涉及我市的XX项行政审批事项,要求市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省级原审批部门的对接,及时做好受委托相关手续办理工作,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切实加强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努力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方便。二是严格执行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在全市范围内从严执行国务院公布的涵盖经济、教育、卫生、司法、环保、建设、交通等重要行业领域的XX项职业资格目录,同时对国务院决定取消的XX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落实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并及时开展了“回头看”。严密组织经济、统计、会计、卫生、教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办理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三是建设功能齐全办事高效的政务服务中心。支持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面积逾XX平方米的办事大厅,进驻单位XX家,人员XX余人,事项XX项。截止今年11月,中心累计接待群众超过XX万人,办件XX万件,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除线下办事大厅以外,还同时开通了线上服务热线,依托现有电子政务网和热线电话资源,建设了“一号对外、集中受理”的“12345”便民热线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受理、处置非警务非紧急咨询、求助、投诉、建议、调查类电话。9月25日,平台上线运行以来,接入话务量累计达到XX余次,话务人员利用知识库内容,直接答复群众问题XX余件,形成转办工单XX余件,大幅提升了服务效率,使服务对象办事更加便捷。四是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根据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审批项目量大面宽的市级部门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设立了“行政审批科”,实行专人专岗、集中审批。根据部门审批数量、与市场主体关联度、机构编制现状,在不增加内部机构数量、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按照“撤一建一”原则,在市发改委、市卫计局、市食药监局、市国土局XX个部门,单设“行政审批科”;对审批业务量较小、不经常或编制较少的市交通局、市城管局、市水务局等XX个部门,在相关业务科室加挂“行政审批科”牌子,设立专门岗位,固定专人审批,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各县区均参照市上做法,成立了行政审批股,并按照要求开展审批工作。五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依据省上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目录和部门“三定”规定,按照“市县同步、压茬推进”的原则,将XX项政务服务事项分类解析划转到全市党委、政府XX个部门。市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已经完善了行政职权来源、办公电话、经办人员、办公地址、监督电话等基本信息并提交“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平台”,待省上统一发布后组织实施。各县区也已全面完成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分类解析、基本信息完善和数据提交各项工作。(二)大力减税清费,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一是主动公布收费目录清单。由市财政局负责会同市物价局,按照中省规定编制了全市2018年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并向社会予以公布。从2018年1月1日起停征了排污费、初次领用身份证工本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落实中省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规定,并重点对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清查。同时督促各相关执收单位主动公开收费项目依据、金额,接收群众监督。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实现电子化收缴。从2018年1月起,我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已经全部通过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化缴库系统进行征缴,按照“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模式,实现了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依据、征收标准、征收金额和票据管理进行全范围、全过程监管。三是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按照“依法监管”“权责一致”“凡进必受监管”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市场监管清单制度,对市发改委等34个市级部门(单位)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具有审批性质的其他事项等全部制定了市场监管清单。同时,继续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制度,制定了《XX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规范(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