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简化太极拳24式技击用法这里将24式太极拳中的典型动作加以拆解,一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动作,体会劲法;二也可以得到技击应用的示范,学几招防身术,增强学习的兴趣。可以说,太极拳的技击法是太极拳的上乘工夫,因为在实战中可以切实体会太极拳“绵里藏针”、“外柔内坚”的劲法,对太极拳虚虚实实,变化无穷的奥妙,及“四两拨千斤”的效能有所认识。当然,古拳论有“势无定型”之说,要想将拳练得“得心应手”,乃至“阶及神明”,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因此,这里的拆拳仅做示范,真正应用尚需随机应变,就势而发。在编写本部分内容时,参考了吴忠农先生的《简化太极拳练势与运气》一书。(一);甲用左手格抓乙的左腕部。(图1),别住乙方的左腿,同时,左手穿过乙方的左腋下向其颈部穿出,并向右后反别,可使其倒地。(图2)[要点]整个动作要求协调一致,充分利用弓腿进身带身靠的力量将乙方跌出。(二);甲应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右挡开乙方的左拳,同时,用左手向下、向左搂其右腿,防开乙方的上下进攻。(图3),左手搂住其左腿向上、向右弧形上抬,并向右转腰,制乙后倒。[要点]防守动作和返攻动作要紧密衔接起来,中间不可有停顿,整个动作要求协调圆活。(三);甲方迅速用左手向下,向左将其右拳格开。(图4)。(图5)[要点]防守动作要和进攻动作协调一致。出掌时,要充分发挥蹬右腿和向左转腰的力量,将其击出或击翻倒地。(四);甲方身体重心向后坐,右腿屈膝半蹲,左脚尖上勾,避开乙方的冲拳。(图6),甲右手向上抓住乙方的右腕并向左用力,左手猛拍其左肘关节,利用双手的合力,使其肘关节受伤。(图7)[要点]双手用力必须同时进行,发劲要冷弹快猛。(五);甲方应迅速向下蹲,以防被对方抱起。(图8),左臂向前伸,同时,右臂屈肘,以肘尖向乙方的胸部猛顶,解脱乙方抱腰,击伤对方。(图9)[要点]用左肘击乙方的胸部时,头要向右后转,并要猛力向右转腰,以助顶肘之力。(六)揽雀尾(掤、捋、挤、按)(1)乙上步用右拳击打甲;甲立即起左手外格其腕步。(图10)(2)随即甲右脚向前上一步,右腿屈膝半蹲,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时,左用抓乙右腕向下、向后带拉,右手向乙的右腋下用力掤出,可将乙击出或击倒。(图11、12)[要点]甲左手向后带拉,使乙有后缩之意,此时,甲应乘乙后缩之势,借其力迅速出右手做“掤”的动作,这样“掤”的效果就好。如不借其力,是无法将对方掤出去的。在掤时,要以腰为主宰,用腰力将乙掤出。(1)乙上右步用左掌推击甲;甲立即举起左手格其左腕部。(图13)(2)随即甲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手由前向下、向后弧形带拉,右手按住乙的左肩或左肘部由前向下、向后弧形猛捋,可将乙从甲的身体左侧向后捋出或拖倒。(图14、15)[要点]甲要乘乙向前猛推之势,借其力将乙向后捋出。在捋时,上身要正直,要充分利用上身向左转的力量,使捋的效果更佳。(1)乙右手抓甲右腕向后引甲;甲顺乙之捋势,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左手向自己的右臂方向移动。(图16、17)(2)随即甲身体重心前移,屈右腿,蹬左腿,成右弓步;同时,左手手掌附于右腕内侧,以右小臂平挤乙的胸部,将乙挤出。(图18)[要点]太极技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借力。“挤势”看起来好象是主动进攻之势,其实质却是借对方的捋劲,顺势发力。动作要及时、连贯、协调。(1)乙用双拳击打甲两太阳穴;甲立即用双手从乙的两臂之间向上架住。(图19)(2)随即甲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同时,用双手由上向下、向后弧形将乙双臂下引,使乙被引进落空(图20),而后甲用双手立即向前快速将乙挤出。(图21)[要点]甲下引动作必须呈弧形,并要向左转腰,将乙的劲引空后,方可出击,将其按住。(七);甲立即用右手向上、向后弧形钩其右腕。(图22),右腿伸直,成左弓步;同时,右手钩住其右腕向后带拉;左手成立掌猛力向其胸击出。(图23)[要点]击掌时,腰要向右转,利用腰腿之劲发力。整个动作的劲路,应向前、向右弧形发力,方可将对方击出或击翻倒地。(八);甲应立即用左手向上、向左弧形格开。(图24)、向右弧形上抬,反别其右肘关节,可使乙方肘部受伤。(图25)[要点]双手动作要同时进行,同时用力,不可有先后。反别其右肘时,要使对方曲肘,否则此动作无效。(九)高探马乙用右拳击打甲方;甲身体重心向后坐,右腿屈膝半蹲,左腿微屈膝,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