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娃娃英语学习的探索.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娃娃英语学习的探索.doc

上传人:3133613015 2020/10/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娃娃英语学习的探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娃娃英语学****的探索 2001年底,潘月明博士曾到马来西亚参加过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行程之一是参观一家新加坡人开办的国际幼儿园。让他大为震惊的是幼儿园中班(K2)和大班(K3)的小朋友们竟能非常流利地用英文跟我们交谈,当得知他是中国来的叔叔,孩子们又围着他用中文问长问短。他被告知孩子们的母语是马来语,换句话说,4、5周岁的孩子们竟能熟练地掌握三国语言,而在他们当中不少孩子是华侨的后代。他山之石,可否攻玉?潘博士带着如此美好的憧憬,坚定学好英语要从娃娃抓起信念归国,先在广东电视台主持“娃娃英语”教学节目,后借理工大学平台在浙江创办“小小洋博士”教学与科研项目,时至今日跟“娃娃英语”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娃娃学英语是不是为时过早?该如何学****英语?本站记者专门对潘博士进行了一场专访。娃娃英语学****是“拔苗”还是“助长”? 在日常学****中,我们会经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孩子到了3、4岁后,都能轻而易举地****得一种母语?相反,为什么我国英语学****的路就这么难走,以至于大学毕业后的英语口语水平竟赶不上英、美国家2、3岁的小朋友?那么究其根源,是学****方法存在问题,还是缺乏语言环境所致?是学****英语不够努力,还是违背了学****语言的自身规律? “国外的语言学家曾指出,任何一种语言学****其中听说占整个语言的70%,而读写仅占30%。换言之,英语学****一定要从听说起步,再逐步向读写过渡。我国的英语教育正是由于违背了这一学****语言的规律,而自始至终受到‘聋哑英语’的困扰。接下来的问题是英语学****尤其是口语学****究竟从多大开始为好,太小了,会不会影响母语的****得;而忽视了基础教育,会不会起步时就输在了英语学****的起跑线上。”潘博士说。 20世纪风靡西方幼儿英才教育的经典方法—“蒙特梭利方法”就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即儿童“敏感期”的智力发展问题,蒙博士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和细节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一阶段相关学****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人的智力17岁为100,4岁时已经获得50%,8岁前又增加30%,余下的20%是8-17岁获得的。由此可见,幼儿在5岁前是智力发展的最迅速时期。也就是说,3-4是幼儿接受早期智力教育的最重要时机,不可错过。潘博士指出:在国内不少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也呼吁“学英语不怕年龄小”、“幼儿学英语,语音占优势”、“赢在起点——就要从小学****第二语言”。只要教师采取合适的、生动有趣、参与性强、适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幼儿在智力上是完全有能力接受第二语言的。“诚然,学好英语需要‘语言环境’,但抓好‘娃娃英语’学****更是至关重要,原因是幼儿时期学****外语占许多优势,譬如生理上得天独厚、学****动机单一、具有学****语言与生俱来的‘潜能力’、没有过多的母语干扰等。只要掌握和运用好这一规律,我们就能成功地抢占幼儿英语学****的至高点。”学好娃娃英语:是“学****还是“玩耍”? 今天,提倡娃娃英语学****在“玩中学、学中玩”早以深入人心。问题是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过于强调玩耍,是否会淡化英语学****效果;而只抓学****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让潘博士欣慰的是通过几年亲身实践,他在幼儿英语教育中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兴趣—自信—勤奋—爱学”八个字是他帮助孩子们学好英语学****的成功秘诀。同时,由于通过英语学****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