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实验探究题答题技巧科学探究题往往从生活、生产实际出发,对身边常见物质或有趣的现象进行探究,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道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魅力,同时将探究结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新课标中考的要求和方向。但纵观近几年来学生在中考中的答题情况,在实验探究题面前,学生往往显得无从下手,导致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学生没有一套解答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及技巧。 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好基础  化学实验探究题看似文字繁多,牵涉的化学知识广,表面看来高深莫测,实际上它都是以化学实验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所以,首先必须掌握好最基本的基础知识。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硫酸铜晶体。  (4)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5)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等(含Cu2+)。  、离子的检验  (1)O2: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H2O:通过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变蓝。  (4)CO2-3: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5)Cl-: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6)SO-24: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白色沉淀。    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故俗称纯碱;是碳酸盐,遇酸溶液会放出气体,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会不变浑浊等。他们都是解答实验探究题必不可少的知识。  二、重视过程  ,找出探究内容  实验探究题的题目一般都比较长,学生往往耐心不够,读题不仔细,出现“读一题,做一题”“读到后面,前面的内容又忘了”等现象,严重影响答题质量。因此,学生答题时一定要通读全题,找出需要探究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避免答题的盲目性。  ,提取有用信息  在认真通读全题的前提下,一定要仔细审题,找出题中的关键字、词、重要现象,提炼出有用的信息,为顺利作答奠定基础。  例,某包装盒里有一包白色物质,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字样。一段时间后,某同学发现块状固体变成了粉末。  (1)生石灰做干燥剂的原理(化学方程式)。  (2)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能不能继续作干燥剂,他作了如下探究:  步骤:取适量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现象: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变化。  结论:。  (3)为了探究这包固体粉化后的粉末里含有的物质,该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取适量粉末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  (4)该同学认为这包粉末里除含有(3)中探究到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  提出问题:可能含有。请写出证明该物质可能存在的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抓住“生石灰”氧化钙及其在空气中变质后一系列物质的性质(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而氢氧化钙是碱,水溶液显碱性,并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既然固体溶于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不到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