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培训学习提纲首先明确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目的重要性是: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伤亡和因电气线路老化不规范触电所引起的特发性火灾事故发生,促进建设事业的发展,强化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意识,杜绝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220/380V三相四线制低压电力系统必须执行,采用三级配电,TN-S接零保护,采用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强制性标准)。常见术语低压是交流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的电压。有静电的施工现场,存在因摩擦,挤压,感应和接地不良等而产生对人体的环境有害静电的施工现场。接地:设备的一部分为形成导电通路与大地的连接。工作接地: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中性点和发电机中性点的接地。重复接地:设备接地线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长点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接电体: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确的金属导体。人工接地体:人工埋入地中的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施工前已埋入地中,可兼作接地体用的各种构件,如钢筋砼基础的钢筋结构,金属井管,金属管道(非燃气)等。接地线:连接设备金属结构和接地体的金属导体(包括连接煤栓)。接地总量: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接地电阻:接地总量的对地电阻,它是接地线电阻,接地体电阻与壤之间的接确电阻和土壤中的散流电阻之和。接地电阻可以通过计算或测量得到它的近似值,其值等于接地总量对地电压与通过计算或测量得到它的近似值,其值等于接地总量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总量流入地中电流之比。:导体与导体之间直接提供电气通路的连接(接确电阻近于零)。:电气设备功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带电。:一种专门用非分配电力的配电装置,包括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如无特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全称配电箱。:未做配电装置的通称,亦可兼作用电设备的控制装置。,DR-电源隔离开关;2,H-照明箱;3,VI、V2、V3-三相电路的三相相线;4,M-电动机;6,N-中性点,中性线,工作零线;7,PE-保护零线,保护线;NPE具有中性和保护线两种功能的接地线,又称保护中性线;8,RCD漏电保护器,漏电断路器;9,T-变压器;10,TN-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零线接地的接零保护系统;11,TN-C-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TN-C-S-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前一部分合一,后一部分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TN-S-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开设置的接零保护系统;TT-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保护系统,其中电气设备的接地点独立于电源中性点接地点;,应编制用电组织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①现场勘察;②确定电源进线,变电室,配电总量,用电设备位置及线路的走向;③进行立商计算;④选择变压器;⑤设计配电系统: a,设计配电线路,b设计配电装置,选择电器,c设计接地装置,d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图纸,主要包括用电工程总平面图,配电装置量图,接地装置设计图;⑥设计防雷装置;⑦确定防护措施;⑧制定安全用电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应单独绘制,临时用电工程应按图施工。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变更时,必须履行“编制,审核,批准”程序,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组织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核及具有法人资格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变更用电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强规)。,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强规)。,应制定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应履行审批手续。,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专业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必须由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理后进行。,其中包括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用电技术交底资料,如果修改用电设计的,须补修改用电设计资料,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电气设备的试运行和调试记录,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其中“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可指定电工代责,每周由项目经理审核认可,并应在临时用电工程拆除后统一归档;,定期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值和绝缘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