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的小数除法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7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的小数除法教案.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10/16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个数除以一个数的小数除法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小学五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一个数除以小数” P21---22例5例6及“做一做”练****题【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通过学****活动,培养积极学****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分析】教科书首先通过生活情趣,引入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计算,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时教师创建了老奶奶编“中国结”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合作交流、比较的方法,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分析】(1)相关知识及基础:学生已有了,以前学过“商不变的规律”,和前一节课学****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经验。(2)学****困难与帮助:学生第一次接触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面对新知识的挑战,学生表现很积极。【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正确地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2)教学难点:除数转化成整数,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美丽的“中国结”,彩色绳,彩色卡纸做成的招牌,学****用品,生活用品。【教学过程】一、复****铺垫(教学时间:3分钟)1、游戏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哪个组表现最好,好吗?生:好!。(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示四组下面这样的题目进行接龙游戏。 )(1)()(2)()(3)()(4)()(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2、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现:你能不用计算,判断出下面各式的商是否一样?请说明理由。270÷90 27÷9 ÷(学生归纳出商不变的规律,答对的表扬 ,答错给予鼓励 。)师:你们真棒,能把一种问题转化成另一种问题来思考, 今天我们学****的;.,.“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就可以运用转化思想的方法进行学****老师用掌声表扬学生,并板书课题。 )板书:一个数除以小数〔过程说明:这两道题的设计,让学生复****商不变的规律,另一方面孕伏新知,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教学作好铺垫。复****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扬学生,使学生有信心学好这节课。〕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学时间:1分钟)师:(教师手拿中国结)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生齐答:“中国结”。师:你们知道“中国结”是用什么做?1:用丝绳。2:用彩绳。师: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1:代表吉祥如意。2:表示祝福。学生3: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手工艺品。师:你们想学吗?生齐说:想。师:老师介绍一位老奶奶给你们认识好吗?她的手可巧,会编各种的“中国结”。这节课谁表现出色,老师就把“中国结”奖给谁。全体学生:好!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 21页,例5。;.,.〔过程说明:以生活化的事例引出数学问题,为学生的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投入到学****之中。同时,采用中国最传统的工艺“中国结”,让学生受到中国优良文化的熏陶,进行德育教育,符合本教材的意图。 〕三、探索计算方法(一)教学例5 (教学时间:8分钟 )1、课件演示 (点击多媒体课件出现:两人正在对话,及老奶奶动手编“中国结”的情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编出一道数学应用题吗?生:奶奶编“中国结”,。,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师:请同学们独立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 。生:÷= (老师板书算式)师: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要求这些丝绳可编成几个“中国结”,,用除法计算。2、观察并比较式子的特点。师: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上节课学****的除数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3、小组合作,初步探索计算方法。师:请同学们想想,能不能把除法转化成整数来计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 (教师巡视,与个别学生交流了解情况。 )〔过程说明: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惯。 〕4、探索交流多样化的算法。(学生展示成果,到讲台用投影仪汇报)师:那个小组愿意到这把想法告诉大家?小组1:我们小组愿意,把 ,然后再计算。就可以计算出结果了。师:你们说得好!(老师、学生掌声鼓励小组1。)小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