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docx

格式:docx   大小:30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docx

上传人:2890135236 2020/10/16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古菌(archaea)在进化谱系上与细菌(bacteria)和真核生物相互并列,但其在细胞构造上却与细菌较为接近,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有称作核区(nuclearregion)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两大群。细菌的细胞膜含由酯键连接的脂类,细胞壁中含特有的肽聚糖(无壁的枝原体除外),DNA中一般没有内含子(但近年来也有例外的发现)。(×~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杆状、螺旋状、三角形、方形、圆盘形等。(μm)又十分透明,因此用水浸片或悬滴观察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时,只能看到其大体形态和运动情况。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致形态和主要构造,一般都要对它们进行染色。(Gramstain)是最为重要的染色方法。: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细胞最外层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功能。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比较占细胞壁干重的%成分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肽聚糖含量很高(30~95)含量很低(5~20)磷壁酸含量较高(<50)0类脂质一般无(<2)含量较高(~20)蛋白质0含量较高革兰氏染色的机制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plex)。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作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的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1《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02第二章原核微生物色后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保留紫色(实为紫加红色)了。1、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厚度大(20-80nm)和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肽聚糖——又称粘肽(mucopeptide)、胞壁质(murein)或粘质复合物(plex),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每一肽聚糖单体由三部分组成:①双糖单位:由一个N-乙酰葡糖***通过β-1,4-糖苷键与另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后者为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已糖。②四肽尾或四肽侧链(tetrapeptidesidechain):是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的四肽尾为L-ala→D-glu→L-lys→D-ala,其中两种D型氨基酸在细菌细胞壁之外很少出现。③肽桥或肽间桥(peptideinterbridge):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肽桥为甘氨酸五肽,它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分子的“桥梁”作用。目前所知的肽聚糖已超过100种,在这一“肽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