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1542605778 2020/10/18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因数和倍数”科目:小学数学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时:第一课时提供者:杨丽荣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第一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分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整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会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进行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这节课是因数、倍数的概念引入,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以及第四单元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必需且重要铺垫。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三)情感、价值目标: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三、学****者特征分析本班学生人数多,有部分学生自律性比较差。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学生的亲自探索和实践来达到学****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四、。用12个小正方形拼长方形,这个环节学生很熟悉,也很容易得到相关的算式,这就为学生后面学****的展开做了很好的准备。由于“整除”这一概念现在不再出现,但借助实物,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其实质。。不管是找一个数的因数还是找一个数的倍数,它们都有各自的要求与方法。在这节课中,老师充分利用学生交流这一资源,及时的归纳、整理、练****使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最佳思考方法。。让学生通过各种练****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强化,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更重要地是教育了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能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如果学生真能养成这样的思维****惯,那他的学****一定会更有乐趣,更有成效。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铺垫1、上课之前,老师先来做个小调查,哪些同学知道爸爸的名字?哪些同学知道爷爷的名字?哪些同学既知道爸爸的名字,又知道爷爷的名字?板书:我爸爸爷爷2、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父子关系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表述时一定要说完整才行。其实数与数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有关的知识。引导说出“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通过课前小调查,让学生初步体会“父子关系”的相互依存性,然后引出: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使得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操作发现,引出课题1、同学们身边都有12块小正方形,请你们动动手,动动脑,拼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课件随机出示)出示:4×3=12问:4、3、12这三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今天我们就来学****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2、如果我说4×3=12,12是倍数,3是因数,可以吗小结:一、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二、我们研究的倍数和因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问:不是0的自然数也就是哪些数?)3、如果将这三道乘法算式改写成除法算式,怎么改?(课件出示)提问:在除法算式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