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徒手心肺复苏术81202.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徒手心肺复苏术81202.doc

上传人:012luyin 2016/4/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徒手心肺复苏术8120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徒手心肺复苏术一、目的对任何原因所致心跳骤停现场急救,为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二、操作步骤;1 、评估现场环境的安全性。 2 、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注意保护颈椎。 3 、快速检查是否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记时间。 4 、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请医务人员备除颤仪和急救车。 5 、使患者仰卧,身体无扭曲,注意保护颈椎。解开紧身衣扣, 松裤带。 6 、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方法: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 ,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机前缘凹陷处, 判断时间为 5— 10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7 、实施胸外心脏按压: ( 1) 、按压部位:胸骨体中下 1/3 交界处。( 2)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天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 十指交扣离开胸壁, 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处, 双壁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 双肘关节伸直, 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 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根不离开患者胸部。( 3) 、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至少 5 厘米,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尺寸的 1/3 ( 婴儿约为 4 厘米、儿童约为 5 厘米)。( 4)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 : 1 ( 5) 、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 分。( 6) 、每次按压应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7) 、尽可能不中断胸外心脏按压。( 8) 、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 : 2 8 、开放气道: ( 1) 、如有明确的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呼吸道。如有活动义齿, 则取下。( 2) 、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a 、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下方施力,使头充分后仰。 b、另一手食指、中指将颏部向前抬起, 使耳垂与下颌角连线与地面垂直。 9 、应用简易呼吸器实施人工呼吸将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 8— 10L/ 分。一手以“ EC ”法固定面罩, 另一手挤压呼吸器。每次送气 400 — 600 ml ,频率 10— 12 /min 。 10、操作 2 分钟(约 5 个循环)后, 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 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判断有效指征:呼吸恢复;能触摸大动脉搏动;瞳孔由大变小; 光反射存在;面色、口唇由紫绀转为红润;有眼球活动或睫毛反射。 11、复苏有效, 操作完成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进入下一步生命支持。胸腔闭式引流【适应证】 1 、外伤性血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 2 、气胸压迫呼吸者(单侧气胸肺压缩在 50% 以上时)。【操作方法】患者取半卧位( 生命体征未稳定者, 取平卧位)。积液( 或积血) 引流选腋中线第 6— 7 肋间进针,气胸引流选锁骨中线第 2— 3 肋间。术野皮肤以碘酊、 70% 酒精常规消毒, 铺无菌手术巾, 术者戴灭菌手套。局部浸润麻醉切口区胸壁各层, 直到胸膜; 沿肋间走行切开皮肤 2cm , 沿肋骨上缘伸入血管钳, 分开肋间肌肉各层直至胸腔, 见有液体涌出时立即置入引流管。引流管伸入胸腔深度不宜超过 4— 5cm , 以中号丝线缝合胸壁皮肤切口,并结扎固定引流管,敷盖无菌纱布, 纱布外再以长胶布环绕引流后粘贴于胸壁。引流管未端连接于消毒长橡皮管至水封瓶,并用胶布将接水封瓶的橡皮管固定于床面上。【注意事项】 1、如大量积血( 或积液), 初放引流时应密切监测血压, 以防病人突然休克或虚脱,必要时间断施放,以免突发危险。 2 、注意保持引流管畅通,不使其受压或扭曲。 3 、每日帮助患者适当变动体位,或鼓励病人做深呼吸,使之达到充分引流。 4、记录每天引流量及其性状变化, 并酌情 X 线透视或摄片复查。 5 、如发现引渡液性状有改变,为排除继发感染,可做引流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6 、拔引流管时,应先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拆除固定缝线,以血管钳夹住近胸壁处的引流管,用 12— 16 层纱布及 2 层凡士林纱布(含凡士林稍多为佳) 覆盖引流口处, 术者一手按住纱布, 另一手握住引流管, 迅速将其拔除。并用面积超过纱布的大块胶布, 将引流口处的纱布完全封贴在胸壁上, 48— 72 小时后可更换敷料。胸腔穿刺术【术前准备】 1、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 X 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2、器械与药物无菌胸腔穿刺包( 内装有穿刺针、注射器及针头、血管钳;洞巾、玻璃接头及橡皮管、试管、清洁盘及纱布等) ,消毒手套,抗凝剂,量筒,容器, 1%-2% 普鲁卡因等。【操作方法】 1 、体位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2、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 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