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ppt

格式:ppt   大小:8,719KB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ppt

上传人:相惜 2020/10/19 文件大小:8.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与***-***磨损和***:***和工件相互作用形成切屑的过程。目的:使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质量达到设计与使用要求。两个基本条件:切削运动和***。过程中的现象: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热、积屑瘤、加工硬化和***磨损。意义:有助于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a)正挤压FABOM45°b)偏挤压OMFc)切削正挤压:金属材料受挤压时,最大剪应力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约成45°偏挤压:金属材料一部分受挤压时,OB线以下金属由于母体阻碍,不能沿AB线滑移,而只能沿OM线滑移切削:与偏挤压情况类似。弹性变形→剪切应力增大,达到屈服点→产生塑性变形,沿OM线滑移→剪切应力与滑移量继续增大,达到断裂强度→切屑与母体脱离。,金属切削区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变形区Ⅰ第一变形区Ⅱ第二变形区Ⅲ—始滑移线:塑性变形开始;OM—终滑移线:金属晶粒的剪切滑移基本完成,成为切屑。金属切削过程的塑性变形主要集中于此区域。变形的主要特征:剪切滑移变形加工硬化一般速度范围内Ⅰ~,速度越高,宽度越小,可看作一个剪切平面(1)第一变形区(剪切滑移区).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ⅠⅢⅡ前刀面挤压与摩擦,金属纤维化的二次变形。此变形区的变形是造成前刀面磨损和产生积屑瘤的主要原因。(2)第二变形区(挤压摩擦区).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变形ⅠⅢⅡ(3)第三变形区切削刃钝圆部分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并进一步产生弹、塑性变形,造成纤维化和加工硬化,影响巳加工表面质量。此区变形是造成已加工面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刃前区: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应力集中而复杂,被切削层在此与工件本体材料分离(挤压摩擦回弹区).切屑根部金相照片M***切屑OA终滑移线始滑移线:τ=)带状切屑产生条件:加工塑性金属,且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前角较大。优点:切削过程平稳,切削力波动范围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较小。缺点:容易缠绕***或工件,影响加工过程。带状切屑切屑的类型(从变形观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