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颈椎病诊规范疗.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颈椎病诊规范疗.doc

上传人:wxc6688 2020/10/20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颈椎病诊规范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颈椎病诊疗规范一、病名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段脊柱慢性退行性疾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常见于中老年人。本病又称颈椎退行性关节炎。颈肩综合症,或颈椎综合症,它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古籍中称之为“脖颈伤筋”,认为此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颈部伤筋后复感风寒邪气所致。颈椎病西医分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二、诊断本病种参照《中医内科学》5版教材,《针灸治疗学》5版教材,《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三、临床表现头、颈、肩、臂疼痛麻木等为主症。1、颈型:颈部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活、活动时有响声感。2、神经根型:头、颈、肩、臂和手疼痛麻木。3、脊髓型:上肢或下肢单(双)侧麻木、酸软无力、严重的出现不同程度不全痉挛性瘫痪。4、椎动脉型:眩晕、头痛、视力障碍,伴有恶心、呕吐、复视、耳鸣、耳聋等。5、交感神经型:头枕部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疼,肢凉或手足发热,四肢酸胀等。四、中医辨症分型1、风寒湿证症状: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苔薄白,脉弦紧。2、气滞血瘀证症状: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3、痰湿阻络证症状:头晕目眩,头重如衰,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苔厚腻,脉弦滑。4、肝肾不足证症状: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5、气血亏虚证症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舌淡苔少,脉细弱。五、西医诊断要点1、头痛、头晕、肩、臂痛,臂手麻木,颈部不适,重者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2、常见于中老年人及长期伏案工作者等。3、检查、X片、CT、MRI等,有助明确诊断。4、鉴别诊断:进行性肌萎缩,慢性损伤性疾病,美尼尔综合症。六、治疗方法:1、针灸基本疗法治法: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为原则。处方:颈夹脊、肩开、肩髃、肩髎、曲池、后溪、配腕踝针上5、上6等。加减:肩胛痛:取天宗。头痛:取风池。瘀血:取隔俞;痰多:取丰隆。2、针灸其他疗法①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颈夹脊,肩井配疼点,后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②电针:取颈夹脊、肩井、天宗、曲池1-2组,接通电针仪,以疏密波刺激2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适用于急中期。③穴位注射:针具:使用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可选5-7号普通注射针头。选穴:颈夹脊配疼点、肩井。药物:选用VB12注射液、VB1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或强的松龙等。每次注射1-2ml,取3-5穴,隔日一次,急症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3、中药内服:①风寒湿证:治法:疏风散寒,除湿通络方药:桂枝附子汤加减速桂枝10g,附子(另煎)10g,防风10-15g,甘草6g。每日一剂,400ml早晚分服。②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方药:舒筋汤加减。当归12g,陈皮10g,羌活10-15g,骨碎补10g,五加皮8g,木瓜8g,伸筋草8g,桑寄生10g。每日一剂400ml早晚分服。③痰湿阻络证:治法:除湿化痰,温通经络。方药:温胆汤加减。枳实10g,竹茹8g,陈皮6g,半夏10g,甘草6g,茯苓10-15g,生姜3片,大枣5枚。每日一剂400ml早晚分服。④肝肾不足证:治法:补益肝肾,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15g,钩藤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