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截肢患者的护理资料.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截肢患者的护理资料.doc

上传人:今晚不太方便 2016/4/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截肢患者的护理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截肢患者的护理一、概述。截肢是指切除身体四肢的一部分, 其中在关节的切除称为关节离断, 截肢术是指经骨或关节将肢体截除, 并通过体疗训练和安装假肢使该残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截肢的目标则是切除病变肢体部分及重建具有生理功能的残端。对肢体无法修复的损伤或病变施行截肢手术, 实际上是使病人返回正常生活自食其力的第一步。因此, 截肢手术应该像整形和重建手术一样, 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需要同样的细心和技术。病肢和伤肢的血运丧失无法修复是截肢的唯一绝对适应症。截肢的一般适应症包括:周围血管疾病、创伤、感染、肿瘤、神经损伤、先天发育异常。二、术前护理。(一)截肢手术前的评估。 1、全身情况的评估在手术前, 对每个截肢手术患者全身状况进行认真、仔细、全面的检查, 评估。对于有严重损伤的患者一定要排除合并症。患者的机体状况能否接受手术, 对血管疾病患者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判断截肢后安装假肢的条件以及以后功能康复、训练、利用假肢活动能力的大小等都要做出评估。 2、对截肢前肢体的评估对因不同病因而截肢应进行不同评估。如因感染而需截肢者, 应考虑是否需要开放截肢。对外伤后需要截肢者应评估患者残端须有良好的皮肤及软组织覆盖以及截肢水平, 对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引起肢体干性坏死者, 则则应确定患肢的血液循环及肢体坏死部位。(二) 手术前患者的护理 1、急危重患者应首先考虑抢救生命,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纠正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预防重要脏器的病理损害和功能衰竭, 即要抢救患者生命, 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 也要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为手术创造条件。 2、心理护理虽然截肢的长度部位不同, 但都会使躯体外观遗留永久性缺陷,并相应使肢体功能出现障碍或丧失, 不仅影响正常生活劳动和社会交往, 而且造成病人永久的心理创伤, 其潜在的不良心态可爱影响患者的一生。因此, 一旦决定截肢后有必要选择性地向病人通报病情, 介绍治疗的重要性, 手术的具体方案, 介绍相同病例康复效果, 帮助病人从悲观、绝望的心理中走出来, 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取得理解、信任和支持。 3、合理利用选择抗生素对肢体严重外伤及感染应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根据结果选择抗生素, 慢性感染的病人术前应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3 天以上,防止术后残端感染。对特异性感染病人应做好隔离, 最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控制和消除潜在性疾病对糖尿病, 贫血, 严重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应积极采取对症治疗, 控制病情, 改善机体状况, 待全身状况好转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以增加残端和伤口的愈合能力,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5、对有贫血, 低蛋白血症, 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 恶液质等病人术前应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必要时可输血或给予静脉高营养, 以利于伤口的愈合。 6、对截肢部位皮肤完整者, 术前应做好皮肤准备, 肢体有开放性伤口、窦道、感染病灶时, 术前应加强换药。 7、术前将病情告知, 征得病人和家属同意并签字, 报院领导审批, 待院领导签字后方可施行截肢术。 8、下肢截肢病人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指导学会拐杖的使用, 进行手臂拉力训练, 以便术后扶拐下地活动。三、术后护理 1、严格床头交接班尤其是对于严重创伤后感染、高龄或年幼患者, 每班做到床头交接班,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全身状况及残端伤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