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集中的场所,也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为遵循教育“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提高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长效常态管理,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织机构  组 长:刘黎  副组长:杨泽玉  成 员:郝甫许东代远明陈燕萍各班班主任 (二)职责  1、负责全面协调工作,督促做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  2、做好病人的隔离治疗,负责对病人所有活动区域进行全面、高密度消毒。  3、开展卫生宣传,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交叉感染,配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调查和现场处置工作。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每月保证1课时,兼课教师要写好健康教育计划和教案。  2、充分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针对学校人口密集,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特点,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共用碗筷和毛巾、不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上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并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5、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  6、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学校周边小卖部管理,严格食堂购物登记、食品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7、建立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每年新生入学进行传染病预防接种。 三、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进行医学观察;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有传染病人上课的教室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四、传染病监测   1、建立校门登记制度,做好来访人员详细登记。   2、落实每日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   3、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根据分类管理传染病的病种、时限、方式报告老师、校医室、学校防控领导小组、区教育局或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每季度传染病防治重点  (一)春季   春季以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为主。要经常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立定期清扫和保洁制度。实行湿式清扫,防止灰尘飞扬。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教育学生做到不去和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应戴口罩;不到病人家串门;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承地拧鼻涕,打喷嚏和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