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监察审计部 PPP模式讲解审计 xx 2015 年7月 29 日目录 PPP 模式的相关背景 1什么是 PPP 模式 2PPP 的合作形式 3PPP 基本模式潜在风险 5 国内正在推广的 PPP 基本模式 4 一、PPP模式的相关背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经济发展起步阶段普遍采取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主导的政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需求与日俱增,单单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建设基础设施显然已不能满足需求。 20 世纪 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放松对过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基础设施领域的管制,引入民间资本,建立竞争机制,进行基础设施领域的改革。这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设施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产品的供给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并成为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一、PPP模式的相关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当前,由于受国家财政资金的限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引入民间资本、发挥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作用,已成为实践界的共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资本投入大、专业技术性强,对分散的民间资本来说,进入这样的领域并非易事,需要政府的引导、合作与支持。在这种背景下,借鉴引进 20世纪 9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流行起来的 PPP 模式,对推动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二、什么是PPP模式 PPP 的定义广义 PPP 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关于其定义和形式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说法,联合国培训研究院、欧盟委员会、加拿大和美国 PPP 国家委员会等都有各自措辞不尽相同的定义。但简单总结而言, PPP 就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一种合作关系。由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流程很长,包括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等多个环节,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合作的具体环节、组织形式和风险收益分担上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从广义概念上讲, 在完全由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完全由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任何一种形式都属于 PPP 的范畴,如我们相对比较熟知的 BOT 等。至于很多文献提到的狭义 PPP 概念,其实不同文章的界定范围也不一样,主要取决于研究者希望把研究对象局限在哪一类合作形式上。二、什么是PPP模式 PPP 是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财金[2014]76 号可通过PPP模式运作的项目主要有:交通、电力、污水处理、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二、什么是PPP模式三、 PPP 的合作形式由于公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 PPP 的分类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下图是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的王灏在 2004 年《 PPP 的定义和分类研究》一文中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我们认为该分类有助于理解私人部门在不同合作形式中承担的不同风险,而且有助于厘清中国目前正在推广的 PPP 模式主要属于哪一类。 PPP 主要分为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私有化类三类,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依次递增: 图表 3: PPP 的合作形式类别图表 3: PPP 的合作形式类别图表 3: PPP 的合作形式类别图表 3: PPP 的合作形式类别三、 PPP 的合作形式?外包类: 私人部门仅承担项目的建设、维护等过程中的一项或几项,政府为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付费。在这类合作中,私人部门对政府提供服务是比较单纯的商业价值交换行为,不涉及项目运营和对项目收益的分享,项目投资和经营的风险完全由公共部门承担。?特许经营类: 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特征,私人部门参与的项目环节要明显多于外包类,一般都涉及项目的投资或运营,在此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需要共担风险。参与项目的公共部门需要协调私人部门的收益性和项目整体的公益性之间的关系,项目资产在特许经营期限之后需要移交公共部门。?私有化类: 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也承担全部的风险,项目所有权永久归私人所有,不需交回。与普通竞争性领域的公私合作不同, PPP 领域的私有化类项目中,私人部门在项目定价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需要接受政府的监管,以保证公共福利不会由于私人部门权利过大而受到损害,这也是私有化类 PPP 项目中公共部门作用的体现。三、 PPP 的合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