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183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1542605778 2020/10/25 文件大小:1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说明:   1、教科书第2至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意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2、教科书第4至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事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学生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出示图之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分散他们的兴趣,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带着任务去观察。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以给适当的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课时计划2015年月日星期第课时课题数一数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感知数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教学资源10以内的数字卡片。手工纸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二、探究过程一、 谈话引入课题: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二、看图数数:1. 激发观察兴趣。(1) 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2~3页彩图。(2) 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4)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学生回答:有1面国旗三、课堂总结;四、课外延伸三、认读1~10各数: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四、数身边的事物:如教室里的物品,书包里的物品 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好不好?学生用数说身边的事物。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5年月日星期第课时课题比多少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资源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二、探究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教师放录音: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三只小猪分别盖的草房子、木房子、和砖房子)(一)教学“同样多”   请学生听后回答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教师摆六块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