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媒资本运营
第七章
传媒资本运营
一、传媒产业资本运营是什么?
资本运营是个中国式概念,在中国金融学界,一般认为,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将经济体所有的各种社会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即经济体所拥有的各种形态的的资本视为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价值成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途径进行运作,优化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当前关于传媒资本运营的流行涵义
依照上述资本运营这一涵义,中国传媒学界,根据中国传媒的特点,形成了媒介资本运营的以下流行涵义:
就是将媒体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包括与新闻业有关的广告、发行、印刷、信息、出版等产业,也包括媒体所经营的其他产业部分,视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价值成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途径进行运作,优化媒介资源配置,扩张媒介资本规模,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
二、我国传媒融资结构
(一)两种资金来源: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自行积累储蓄并利用储蓄的过程;内源融资具有自主性、有限性、成本低、风险低等特点;
外源融资是指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获得他人积累的过程。两种融资方式各具特色。外源融资具有高效性、成本高、风险高等特点。
由于我国传统媒介管理体制的限制,我国内地传媒资金主要来源于传媒自身的经营积累。我国传媒的融资方式以内源融资为主,98%是内源融资,2%是外源融资。
(二)两大外源融资渠道:财政渠道与金融渠道
在传统计划经济年代,媒体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如预算内拨款、财政性贷款、财政补贴。伴随着“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传媒双轨管理体制后,国家财政资金逐年下降。
9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以传媒自身的内部积累为主(广告收入),到2000年我国内地传媒资金在仅有的9%的外源融资中,7%是国家财政拨款、2%是募集的社会资金。
2003年传媒投融资体制进入实质改革阶段之后,国家对“转制为经营性企业的媒体
”实行“管办分离”,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目前,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大多已停止财政拨款。传媒的融资资金主要通过内部资金积累和职工持股等内源融资渠道外,将逐步扩大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股票,租赁融资等金融型方式融通资金,媒介融资渠道逐步由财政主导型向金融主导型转变。
(三)两大金融融资渠道: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而在外源的金融融资渠道中,由于融资方式按照融入和融出资金双方在融资过程中互相接触和联系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这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信用本质不同。
间接融资体现的是资金融出和融入双方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直接融资体现的是资金融出和融入双方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
间接融资反映银行信用关系,主要分为短期商业贷款和中长期商业贷款;
直接融资则体现商业信用关系尤其是证券信用关系,最常见的直接融资形式有:债券融资、投资基金、股本融资。
在少量的外源融资中,来自银行间接融资的商业银行贷款是我国媒体引入外源资金的途径之一。
在报业领域,大部分报媒主要是向银行取得短期商业贷款,以用于日常的资金周转之用。中长期商业贷款不多,目前,已取得大额中长期商业贷款的主要有《成都商报》为5亿元,《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