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针灸选穴及针刺手法心得资料.docx

格式:docx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针灸选穴及针刺手法心得资料.docx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6/4/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针灸选穴及针刺手法心得资料.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针灸选穴及针刺手法心得关键词:针灸、辩证选穴、针刺手法本人经过近 20年的临床工作,对中医针灸治疗疾病进行了认真观察,并对针灸选穴及针刺手法进行研究,偶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1、辩证选穴,合理配伍。本人重视中医理论对针灸临床的指导作用,强调穴位的选取,针刺手法的选择, 都要以辩证诊治为基础。如以临床多见的腰痛为例,循经取穴、以痛为腧的方法比较常见,则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症状及体征,把腰痛分为寒湿腰痛、风寒腰痛、湿热腰痛、痰湿腰痛、淤血腰痛、肾虚腰痛 6个证型。在治疗时选穴配穴同中有异,刺激方法各有不同。如寒湿腰痛、风寒腰痛、肾虚腰痛都可用肾俞、命门,单寒湿腰痛配昆仑、太白,以补火助阳、健脾化湿;风寒腰痛配风池、跗阳,以去风定痛;肾虚腰痛配关元、悬钟,以补肾填髓、强腰壮骨。再如岔气腰痛,特点是腰部无明显的肿胀及压痛点,体位变动时疼痛,深呼吸。咳嗽亦可引起疼痛。证属络脉气血瘀滞,治以通络止痛。循经取选远端穴位如攒竹或人中用泄法强刺激,同时嘱咐患者前后左右活动腰部;或在疼痛部位浅刺,在皮下或皮内,同时让患者活动,以达到行气通络止痛。在临床过程中,有许多通过辨证论治而取得显效的病例,曾有一位患者,主要症状是双小腿恶风,总是感觉有风从皮肤进入,盛夏也要穿两条裤子,已有两年余,经中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明显改善。患者 40刚过,仍在壮年,无明显其他不适感,舌脉无特殊,小腿也不发凉,辨证为局部卫气运行障碍,卫外功能失调。立法为调畅卫气,用局部多针浅刺法以加速卫气运行,结果得到满意的疗效;另有一患者有恶性淋巴瘤的女性患者,右侧后背疼痛,用吗啡、***等亦不能止痛,彻夜不眠,甚至大汗淋漓,以夜间为重,采取局部多针浅刺的方法,行针 20分钟,当晚疼痛缓解即入睡。中医认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升降息则气力孤危”。疾病的本质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气机升降失常。肺失肃降则呃逆,肝阳上亢则眩晕,脾气不升则泻泄, 胃气不降则呕恶,心阳不能下温肾阳则肾水寒而浮肿,肾阴不能上济心阴则心火亢而不寐。针灸治疗的根本在于调气,调和经脉气血,调整气机升降。因此,作者本人非常重视气机升降,并善于用过腧穴配伍,应用适当刺激手法以加速气机升降,治疗多种病症。如用太渊透列缺、大陵透内关。太白透公孙,治疗气逆动隔的呃逆。用太白配足三里,表里经原合相配,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治疗脾胃失和所致的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心俞、肝俞、脾俞、胃俞等腑脏穴相配,以调整脏腑气机,治疗头晕、失眠等症状。再如对中风的治疗,笔者认为,尽管见症多端,其病位以心、肝、肾为主,要把握其肾虚阳亢、下虚上盛、升降失常的基本病机。临床常见肝肾阴亏,心肝阳亢、风邪为病,或兼夹痰热瘀血,治疗宜清上补下、熄风降逆为法,以平肝熄风以清其上,壮水涵木以补其下。头部用百会、前顶、后顶、通天、风池熄风降逆、健脑安神;上肢取曲池、合谷清热祛风, 支沟清热泻火、通利三焦、列缺补肾养阴、壮水填精;下肢用足三里:通降腑气、升清降浊;绝骨补肾益阳、填精补脑,太冲疏肝理气、养阴熄风。 2、进针深浅有度,运针手法独特要善于用多针浅刺法,进针浅到针“挂”在皮肤上,或刚将穿透皮肤。浅刺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皮肤表层广泛的感受器,来调理机体的机能。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阿是穴多针浅刺以散风清热、以治疗风邪侵袭经络而致的疼痛、如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