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新闻简报.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闻简报.doc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20/10/2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闻简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先生您好!新闻简报摘录,请阅览:红沙变“蓝海”,国际旅游岛带来区域变局穿过刚刚拓宽改造的榆亚大道,就来到一片灯火绚烂,人声鼎沸的红沙小镇。这里是三亚人心中最具生活气息的区域、最好的吃海鲜去处。来自岛外各地的游人以及从俄罗斯、欧美来过冬的“暂住居民”闲适的散落在各个海上鱼排,享受着三亚的***。人气之外,杂乱的区域环境,拥挤的交通,老旧的建筑也是红沙带给人们的印记。然而,随着国际旅游岛进程的推进,这样的景象或许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今年9月完成初稿的《海南国际旅游岛风情小镇(村)发展规划》,建设旅游风情小镇发展模式进入政府和开发商的视野。2010年,红沙区域在经过多方的规划讨论,将以全新的出现在三亚的版图上。曾经夜色迷人、充满滨海休闲鱼排风情的热点旅游景点,默默的发生质变:全新的路网规划,丰富的生活配套,独有特色的文化底蕴,以及高档住宅的出现,逐渐呈现出红沙的未来雏形——一个继大东海、三亚湾、亚龙湾、鹿回头等热点发展之后,新城市发展的进程在红沙展开了他的“蓝图”。道路拓宽,区域开发全新提速提起原先的红沙道路,很多当地老居民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几年前的拥挤小路。尘土飞扬,烈日暴晒着道路两旁破旧的的违章建筑,一到雨天就泥泞不堪,颠簸难行。一些管理混乱的商家更是将成堆的垃圾堆放在门前的非机动车道上,臭气熏得游客纷纷捂鼻绕道而行。与三亚这个飞速发展的城市成为鲜明的对比,落后的道路规划成为红沙区域发展的瓶颈。相比主城区、三亚湾、亚龙湾等成熟的片区,红沙片区似乎在一些人看来并不是三亚市房地产开发的核心区域。原住居民的聚集,道路、商业等基础设施的配套不足等等,都会成为红沙片区不被人看好的理由。一个区域的发展,总是与交通休戚相关。要发展,先修路。2010年年初,拓宽改造后的榆亚大道全新通车,双向六车道的道路带来全新的生命和区域气质。榆亚大道作为联系海口等地的主要通道,是从海榆东线直接进入大东海、鹿回头等风景区的重要道路,也是进入三亚市的门户道路之一。它的改建不仅能满足交通功能,还将在环境景观上得到改善,同时,对提升三亚市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城市东拓,东线成为核心发展链2006年,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三亚启动了海棠湾“国家海岸”等重大项目,并对三亚重大基础设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如火车客运站和长途汽车站选址、绕城高速、东西环铁路、国际客运港、凤凰机场三期扩建等。随着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启动和竣工,加上滨海一线海岸资源的紧缺,地产已经开始向三亚的东边扩展。2010版总规,将城乡统筹战略具体落实于城乡空间,提出了“山海相连,指状生长”的市域空间结构,改变传统滨海一层皮的发展模式,滨海地区和内陆腹地兼顾,全面推动滨海与腹地在高端目标下互动、均衡有序地发展。这意味着,城市扩容在向东,基础设施在向东,产业发展在向东……。向东,向东,向东。这是三亚地产的必然走势。田独镇的红沙区域紧邻大东海,怀拥内海湾,以及周围购物、娱乐等综合性区域的完善,让这个独特的区域成为三亚地产迈入“后滨海时代”一个承接点,也必将成为宜居时代新坐标。依据《三亚市红沙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红沙将建成一个集居住、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型风情小镇。通过功能的调整和土地的置换,在原红沙镇沿海地块形成商业风情区,增加该片区的旅游休闲内容和形式。利用基地依山傍水的优势,形成城区内生态型的居住空间;利用滨水的自然景观,沿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