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网约车监管形式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约车监管形式研究.doc

上传人:w8888u 2020/10/28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约车监管形式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约车监管形式研究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网约车以其创新的模式便利了人们的交通出行,提高了闲置车辆的利用效率,弥补了交通运力的不足,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使政府监管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通过对网约车的发展和网约车监管起源的分析,探讨网约车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的合理形式,分析得出,网约车监管需要将经济监管和健康安全监管相结合,才能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关键词:网约车;经济监管;健康安全监管中图分类号:F572;;:A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8-0050-02 基于应用程序的按需网络预约出租车服务(网约车)已经在许多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交通运力不足,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合法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网约车的安全性、私家车从事非专门营运的合法性问题。除此之外,网约车的发展也对城市交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出租车空驶里程增加等等,这些影响使得网约车行业近年来引起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议。由此看来,对于网约车监管几乎不可避免。丁学莲等对共享经济背景下专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专车服务的规制提出了建议[1]。董成惠认为,网约车监管的核心价值应是由政府主导下的公共交通安全和秩序的公共政策而非市场化的竞争政策[2]。刘奕认为,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优化网约车的监管体系[3]。因此,本文聚焦于网约车的起源及其监管的必要性,探讨适合网约车行业的监管形式。只有通过有效监管,才能维护网约车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缓解其负外部性,促进网约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一、网约车的发展网约车,源于“汽车共享”的理念,指通俗意义上的顺风车或者合乘。20世纪40年代以来,为应对城市交通拥堵、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压力,北美地区兴起“汽车共享”思潮,试图以此发挥小汽车的集约特长,缓解交通与能源问题。经过政府鼓励、社会参与、企业创新其成就确实蔚为可观。“汽车共享”的第一轮发展缘于二战期间的战争需要。为节约重要战争物资,很多地方的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因此政府鼓励4人共享汽车通勤并创建了支持汽车共享的项目。“汽车共享”的第二轮发展源于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主要为应对石油危机。同时,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传统出租车服务不能灵活响应市场需求,供求矛盾逐渐突出,早期的需求响应性约租车服务应运而生,但关于约租车的观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确定下来。私人汽车所有者曾多次试图提供以营利为目的的乘车服务,但无论是20世纪初美国的Jitneys还是其他的非正规出租车,这样做在美国一直是非法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部门一直在推动需求响应型交通(即“打电话叫车”服务)和顺风车合乘(即以通勤线路为基础的合乘和普通的合乘服务)的发展,甚至对其提供补贴,然而,基于电话的系统操作起来既笨重又昂贵,这项技术并未广泛使用。“汽车共享”的第三轮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和手机广泛应用,特别是地理信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