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施工人员、机械及进度计划11、人员组织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洞口边仰坡施工安排劳动力38人,工种划分详见下表。表1-1劳动力安排表单位:人序号工种隧道施工队人员安排备注1负责人12技术人员23测量人员34安全员15修理工16司机47钢筋工68喷砼操作手29风钻操作员410注浆机操作人员411普工1012合计3812、机械配置机械设备配置本着高效、快速、配套、低污染、低噪音原则配置。详见进场设备报验单。13、施工进度安排根据项目整体进度安排,结合我公司综合施工实力和现场实际情况,本分项工程初步进度计划安排如下:计划开工日期:2008年7月20日计划完工日期:2008年7月25日表1-2本隧道工程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序号姓名职务1吴万云项目副经理2吴正青项目技术负责3陶丽荣隧道负责4洪峰计量、资料负责5孙国强试验工程师6郑强试验工程师7吴日照安全负责、办公室主任8范海龙测量负责9梅德魁财务负责10高中平材料、设备负责11方规立隧道施工区负责12戴思妹测量员13机械队长14丁瑞隧道工程师15潘荣试验员第二章施工方案21、施工方案按设计坡率从上至下开挖边仰坡,因工作面跨度大,使用时间长,边坡防护必须与边坡开挖同步进行,开挖后立即施作喷、锚、网初期支护,开挖一层防护一层,一般每层开挖高度不超过3米。严格监测,随时掌握围岩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在套拱拱顶以上仰坡开挖采用1:075的坡度,以下为临时开挖面,坡率为1:015。边坡开挖拱脚上115m为变坡点,以上按1:075放坡,以下按1:01放坡。开挖一层成型后经技术人员检查位置及坡度正确后,报监理检查同意后立即进行初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边仰坡防护采用间距120cmx120cm的Φ22砂浆锚杆,锚杆长L=35m成梅花形布置,喷射10cm厚C20号喷射混凝土,挂20cmX20cm的Ф6钢筋网防护。完成一层开挖以及防护后继续进行下一个循环。开挖到成洞面附近时要求预留核心土体。左侧边坡翼墙位置开挖出来后,及时施作翼墙以防护左侧偏压山体(见附图1)。1、砂浆锚杆的施作Φ22砂浆锚杆施工中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得低于图纸规定,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进行抗拔力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边仰坡防护采用35m砂浆锚杆支护,间距严格按设计要求。采用风钻钻孔,钻孔方向应与坡面垂直。清孔后往孔内塞入锚固剂,再将锚杆沿孔打入或用风钻顶入(见附图2)。2、钢筋网安设钢筋网采用φ6圆钢,在加工房加工成片,钢筋网网格间距为20cm×20cm,在施工现场绑扎成整体,搭接长度为一个网格。钢筋网在锚杆及初喷砼后施作,随被支护的坡面实际起伏状铺设,并与被支护岩面留出2cm保护层,可设置砼垫块。钢筋网与钢筋网连接处、钢筋网与锚杆连接处采用绑扎连接,使钢筋网连成一个整体(见附图2)。3、喷射砼喷射砼采用喷浆机进行喷射作业。在洞外集中拌制砼,砼运输车运送至作业点,由喷射机喷射,喷头处加入速凝剂。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小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位,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弛剥落。喷射砼,一般分初喷和复喷二次进行。开挖后立即进行初喷3cm厚砼,复喷在锚杆、挂网安装后进行,尽快形成初期支护整体受力,以抑制围岩变位。喷射砼之前必须按规范检查喷射表面,是否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如有及时清除后才能进行喷射砼。喷射砼顺序:①喷射砼顺序自下而上,岩面不平时,应先喷凹处找平。②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并注意呈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顺序进行,旋转半径一般为15cm,每次蛇行长度为3~4m。③岩层松软易坍时,喷射作业应紧跟作业面,初喷应先上而下,复喷应先下后上。④喷射砼时,其喷射砼速度不宜太慢或太快,适时加以调整。喷射质量检查:①按规范检查喷射表面,是否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如有及时清除重喷。②喷体达一定强度后可用锤击听声,对空鼓脱壳处及时进行处理。③钻眼量测,厚度不够处补喷。④及时测定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以指导下步施工。⑤作喷体试件进行力学试验。4、翼墙施工翼墙设置在右线洞口左侧,坡度为1:01。高115米,长2米,厚15米,里程为YK71+117~+115,墙顶设置截水沟。翼墙墙身必须与边坡防护锚杆连为一个整体,起到更好的支护作用。墙身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具体位置以现场测量放样为准,具体尺寸见翼墙大样图。22、施工工艺标识锚杆及透水管位置锚杆施工第一层钢筋网片施工第二层钢筋网片施工喷射混凝土施工物资、机械、人员准备施工准备初喷找平钻孔清孔透水管施工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喷射混凝土养护钢筋网片加工图2-1洞口边仰坡防护施工工艺流程图锚杆试验工程师批准试件制作配合比设计原材料试验高压风洗孔钻孔作出孔位标记测量放线插锚杆拌和备料工程师批准检测数据报工程师批准自检封口注浆进入喷砼施工运输N图2-2锚杆施工工艺框图试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