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4年7月(第4期,总第108期)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皿NTIST J山y,2伽14 (,) 【文艺论丛】王维边塞诗的情绪变迁李术文(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关键词:王维;边塞诗;情绪变迁;创作心理摘要:作为一个情感与理智并重的诗人,王维的边塞诗创作既流露出诗人丰富复杂的主体情思,又折射出诗人理性的思辨。本文试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揭示王维边塞诗的创作心理成因及心理流变,从而由此窥视诗人生机勃勃的生命意识与充满情趣的诗歌创作。中图分类号::A 文章编号:1002—3240(2004)04—0142—04 王维自少年以来。写下了许多有关边塞、游侠题材的作品,如:《燕支行》、《少年行》、《老将行》、《陇头吟》等,或写将帅英姿、或歌少年豪气、或述征戍之苦、或感凯旋之乐。及至后来赴边出塞,更创作了大量描写异域风情、边陲生活的纪实之作,象《使至塞上》、《出塞作》。《凉州赛神》、《送张判官赴河西》等。这些作品一方面体现出盛世时代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外化出诗人丰富复杂的创作心理嬗变:由早期张扬个性所呈现的慷慨壮美渐趋后期心灵思辨所隐现的沉郁柔美。而这一心理流变是建立在诗人对人生价值、生命创造的不懈追求与探索基础之上的。一、少年幻想期七绝组诗《少年行》是王维早年边塞、游侠题材诗篇中的代表作: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这是一组动人的旋律。作者不仅勾画出一个跃马横戈、驰骋沙场的少年形象,更重要的还在于表现了一种奋进的精神特质:对人生价值的追索,以及对功名的渴望:“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那种“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的勇猛与“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的兴奋掩盖了一切,使人沉醉于一种昂扬的激情中:“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诗人通过一位幻化的、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极力渲染了一种激扬的情绪。其显在的动机在于,他是想努力营造一个理想化的、关于生命价值的情感空间。那么其潜在的心理动机又是什么呢?这里我们有必要先分析一下王维创作心理的最底层:即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民族的心理层次以及最表层:其个人的生活层次。盛唐开元时期,由于国力强盛,整个社会意识呈现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与想象,形成了宏大雄壮、慷慨激昂、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盛唐气象。这种奋进的社会意识除了归因于唐帝国繁盛的物质基础外,还在于其深厚而富饶的文化、美学土壤。远溯先秦两汉悠久而优秀的文化积淀,近承魏晋南北朝充实自由的审美心灵滋养。远古文明的积淀,华夏民族的融合。南北文化的交流,社会心理意识的互汇交融,培育成更为恢宏的盛唐气质。这样,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社会意识以至远古记忆特别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时代情绪,必然会渗透在每j位艺术家、诗人的内心。更重要的是这种审美心理上的启示,规范了诗人创作的审美心理趋向。作为开元诗坛的领军人收稿日期:2004—02—23 作者简介:李术文(1976一),现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02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诗学、中国古代文学。 142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