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基层检察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层检察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doc

上传人:wwlgqnh 2020/10/3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层检察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层检察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探讨基层检察院处于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前沿,在新的形势下,检察机关只有坚持实施法律监督与服务科学发展两手硬的工作方针,才能更有利于检察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更有力于检察工作的全面发展进步,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社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重点任务,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全力行使法律监督职能,服务科学发展的重要表现。因为以往在抓工作推进中对于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工作整体进步的主动性不强,使得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效性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基层检察院如何破解社会管理创新上存在的难题,是基层检察机关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基层检察院社会管理实效性不强的表现多年来,我们在强化法律监督、促进执法公正上下的功夫比较多,但由于我们将行使检察职能与参与社会管理之间联结得不紧密,针对性不强,导致措施不得力、效果不理想,群众对检察机关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还不够认可,所以社会上“大公安、小法院、可有可无检察院”的说法。。首先在参与社会管理上,基层检察机关工作形式过于单一,社会效果上不够明显,群众的认知度不高,当然也不会受到过多的认可。在一些群众看来,检察机关就是一个司法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好像与检察机关没什么大关系,没检察机关什么事。群众对检察院工作的不认可,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干警在服务发展上的热情。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相比较起来,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上表现出的工作面窄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公安、法院相比,检察院的窗口服务功能较小,与群众接触不多,群众得受实惠小,群众的认可度低。其次,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意识还不够强,影响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主动性。一是“检本位”方面的错误认识。在检察工作中机械的行使职能,在工作中单就强化法律监督职能而监督,单就打击职务犯罪而打击,没有将参与社会管理做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导致了机械执法、孤立办案等问题的存在。削弱了检察机关社会管理作用的发挥。因为我们在执法中忽视了社会管理效能,在监督中忽视了社会管理效果,自然会影响到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也必然影响到了检察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特权思想影响了检察机关社会管理的实际效果。受检察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检察干警思想认识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特权思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于检察工作中。在工作中往往只重视把检察机关权力威信的树立,忽视了检察机关社会威信的培育。特权观念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检察干警亲民、爱民、为民理念的树立,自然也严重的限制了检察机关服务职能的发挥。三是以公正求实效的社会管理目的性还不够强,没有将维护司法公正与参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工作内容和政绩评价上出现偏差;片面理解或割裂了维护公正与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基层检察院参与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检察机关作为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惩治犯罪、保护人民、服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这也正是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主战场。(一)强化民行检察的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民行工作,提高民行工作服务水平,特别是要密切关注企业单位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重点民行案件和群众生产生活领域的典型案件,通过强化民事行政审判监督,提起民事行政抗诉,全力维护各企业单位和广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