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新版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新版资料.doc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0/11/1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新版资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三农理论由来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从传统农业国家、农村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全部要有一个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真正走上快速发展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施改革开放以后。25年来,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从197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3624亿元增加到94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从379元,增加到7543元。综合国力已经从第14位上升到第6位。众所周知,中国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农村率先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冲破计划经济束缚,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到1984年粮食登上8000亿斤高峰,初步处理了温饱问题。那几年农民得到了自主和实惠。农民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城镇差距缩小了。那时就提出了农村要进行第二步改革。但从1985年起,中国城镇战略有所改变,国民经济收入分配格局又开始向城市倾斜,工作重心又向城市转移。农村改革力度减弱了。 1985年农业减产,粮食减产7%.以后,农村形势发展,时好时坏,时晴时阴,农村又走上了曲折发展道路。80年代后期,中国部分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教训过程中,依据中国特有国情,把农村问题分析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行研究。既分析三者关系,也研究三者各自要处理问题,初步提出了三农问题分析框架,作为认识中国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理论框架。经过10多年实践和宣传,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共识。三农理论,这是中国特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物。在国外没有三农问题说法,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没有。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发展轨迹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域要实现现代化,通常全部是从农业农村取得资金,取得原始积累,取得农产品,农产工业原料,然后大办工厂,企业发展工业;而和此同时,农村劳动力,就大批进入工厂,工厂通常全部建在交通要道,工厂聚集起来了,商业、服务业发展起来,城市也就兴起了,大批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时。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农业,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资料(农机、化肥、农药)武装农业,使农业现代化。和此同时,首先农村农民已经成为少数了,市场作用,农产品价格提升,(有些是政府干预) 农民收入也逐步提升,靠近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有还高于居民)。待城市工业发展了,国家财政积累大了,再反哺农村,对农村进行道路、水利、电力、电讯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也现代化起来,实现城镇一体化。所以这些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三农问题联络起来,她们是只有就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单项分别研究,至多也只把农村、农民或农村农业问题联络起来研究。并没有三农问题理论。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特有城镇关系,特有城镇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农问题理论。相关三农问题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理论,能够说是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一个关键结果。这个理论形成和利用,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基础国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很有意义。在一个比较长时间以来,我们尤其重视处理中国农业问题,着力处理粮食和关键农产品生产问题,以确保有效供给。不过当1984年取得改革以来第一个特大丰收以后,农村出现了卖粮难,卖棉难等问题,随即又出现了“打白条”,农民负担重,干群矛盾冲突增加,农村社会不安定和城镇差距扩大等等问题。这很多问题出现,使一部分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意识到农村工作,不仅要处理农业问题,和此同时,还要处理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而且对农业、农民、农村这三个方面问题,联络起来作了分析和研究,写出了一批比较有说服力著述。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一部分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已经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联络起来作了研究和分析叙述。三农问题理论就在全国形成了共识,被引用到文件、媒体和多种论著里。1998年10月,在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全局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稳定,就没有全国稳定,没有农村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主动权。”利用三农理论,对其它国家问题进行研究也很有意义。1998年,我应日本早稻田大学邀请,到日本访问。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用三农理论对中日两国农村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实能说明很多问题。日本现代化道路,同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基础相同。日本首先是经过高额农业税等方法,从农业、农村取得积累,使大量资金和农产品进城办工业,搞工业化。和此同时,大量农民也进城了,转变为二、三产业职员,同时也成为城市居民。所以日本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是同时。而当工业化搞起来以后,积累了资金、有了钱,就反哺农业,用农机、化肥等现代生产资料武装农业,使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