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ppt

格式:ppt   大小:2,894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ppt

上传人:PAN 2020/11/1 文件大小:2.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的56个民族是: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佤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问题一:云南少数民族种类有哪些?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根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的数据,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巧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99g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o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纳西族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大致以金沙江为界分为两个方言,方言之间相互不能通话,而纳西语的标准语则以纳西语西部方言为基础方言,以丽江县城大研镇的语音为标准音。在纳西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两种文字。“东巴文”是纳西族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以前)就创造的一种象形文字,由象形符号标音符号和附加符号组成,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还流传在民间的活的象形文字纳西族一般居信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多数地区实行一夫一妻制,旧时婚姻由父母作主婚前社交自由。宁蒗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则还保留着母系家庭和对偶婚的残余。随着婚姻法的贯彻,一些古老的婚俗正在逐渐改变。纳西服饰●受汉文化影响,纳西族男性的服饰已经渐渐失去了特色,与汉族服饰相差无几;而纳西族女性的服饰则特色鲜明。纳西族女性的服饰叫做“披星戴月”,主要由上身的羊皮披肩和下身的围裙组成羊皮披肩很厚,一可保暖,二可护背。纳西族妇女起早贪黑,而丽江地处高原,早晚天气寒冷,而且她们外出干活时经常背个箩筐,所以羊皮披肩助益颇多再者,披肩的肩部左右各一圆状饰物,背部则是七个分别代表着日、月和北斗七星,形象的表现出了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的辛勤劳作。从其民族服饰就可以看出纳西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纳西服饰1@披星戴月的纳西妇女是丽江古城的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她们健壮爽朗,热情质朴,以勤劳能干着称,就像她们所穿的羊皮披肩上那七个刺绣圆盘所象征的样,肩担日月,背负星星,俗称“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她们日夜操劳,几乎担负了所有的家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