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 “十二五”时期是学校建设中医药特色大学的重要发展期,也是我院创建特色、创新发展、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内涵,实现向更高办学层次迈进的关键时期。为了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及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问题分析“十一五”期间,在学校党委及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学院领导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学院办学规模、办学效益迈上了新台阶,在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学生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为学院“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中药学院整体搬迁进入广州大学城新校区,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目前中药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建筑面积约 万平方米,其中实验教学总建筑面积约 12000 多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为 3000 万元,其中 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 45台,总值达 1044 多万元。校园计算机网络分布到每一间室,实现了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办学条件的改善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平台。 “十一五”期间,我院的办学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在校生本(专)科学生达 3450 多人,研究生 300 余人,成人教育稳中有升,在校人数约 1600 多人。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强化学生实操技能的培养。“十一五”期间,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成为省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化学教学实验室、药理学教学实验室、中药药理教学实验室、中药资源学基础教学实验室、制药工程与中药制药实训验室得到了省、财政部建设支持,开展了实验课程的多媒体素材库建设,开设了《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加强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各实验课程负责人均由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海外留学(或境外工作)经历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含专、兼职)从事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主讲教师是课程教学和教改的骨干,负责对任课教师和助教的指导,对课程的教学质量负有责任,形成了一支以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依托、由热心实验课教学的教师组成高素质师资队伍。在首届全国药学(中药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大赛,我院学生取得了一名金奖、一名银奖及创意奖的好成绩。(2 )实习基地不断拓展,毕业生实践教学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环节,我院一方面与省内外有条件的大型药企、医院、药检所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展实习教学空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营销教学实训基地( GSP 实训基地)、 GMP 综合实训实验室、大学城 1、2号( GAP )药材种植山体的建设,共同打造药材种植、加工、药品经营的实践链,增加学生对药品营销的实战经验,强化学生对药品生产的实际认识,加深对制药知识的理解,完善学习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