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物流快递业发展的国际经验doc14.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流快递业发展的国际经验doc14.doc

上传人:管理资源吧 2011/7/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流快递业发展的国际经验doc14.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流快递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快递业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项新兴产业,它以商务文件、小包裹为主要递送对象,以迅速、安全、高效、门到门、实时核查等为特征,建立了一套与传统邮政体系不同的运作模式。此后30多年中它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产业。2003年全球快递业的经营规模到达1300亿美元,对世界GDP的贡献达到640亿美元,是电器行业的2倍,。同年全球快递业的直接从业人员达到了125万,超过了整个石化行业,而它所支持的就业的总的规模达到了265万。快递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通过调整和改革传统的邮政专营体制,放松行业管制,对非邮政企业开放市场,放宽使用特定资源的限制,不断改善快递企业运行的体制和政策环境。
一、建立有利于快递业发展的体制环境
邮政业在几乎所有国家曾经都是政府垄断的行业,传统的邮政市场,不管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受到政府高度规范和监管的市场。各国快递业的发展都曾面临着与传统邮政体制的关系问题,这种关系的本质是市场创新活动与政府垄断行业的冲突。多年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为快递业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这些努力既包括各国政府自主的开放措施,也包括在双边、区域,甚至多边层面上的探索和推进。
(一)自主的开放措施
1、调整和缩小专营范围,扩大竞争空间
上个世纪60年代末第一家快递企业诞生之时,整个世界,包括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美国,民用航空业和邮政业等主要经济部门的行政垄断氛围还很浓厚,快递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制约。如何处理新兴的快递业与传统邮政业的关系,是政府不容回避的问题。由于最初的快递业发源于美国,美国首先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美国政府通过放宽管制、调整专营权的办法为快递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70年代末美国先后在民用航空和邮政专营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1978年美国取消了客运和货运航线运营和定价方面的限制。1979年经过长期的争论,美国邮政中止了对特别紧急信件(extremelyurgent letters)的专营权,这是美国邮政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美国有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公共邮政系统,从其建立的那天起,美国邮政就享有国会赋予它的信件的专营权。虽然这种权利在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削弱,但始终没有动摇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新兴快递服务业的产生,以及现代经济社会对其服务不断增长的需要,这种权利迫切需要调整。美国《私人速递法》是1845年颁布的一部规范美国邮政竞争者行为的法律,它赋予美国邮政限制私人速递的权利,同时允许它在公众利益需要的时候,中止使用这种限制的权力。一百多年来这部法律经过若干次修订,至今仍然有效。60年代末私人快递业在美国出现的时候,美国邮政即宣布快递属于邮政专营范围,一方面威胁着要起诉那些侵犯专营的私人快递公司,另一方面于1973年成立了自己的快递服务企业(Express Mail),以分享利润丰厚的快递市场。由于自身无法有效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要,1979年美国邮政根据《私人速递法》中止了对特别紧急的信件的专营权,允许私营快递服务商提供“次日达”(OvernightDelivery)的信件寄递服务,条件是这些信函的邮资不得低于3美元或两倍于一类邮件首重资费,以两者中较高的为准。
1986年美国邮政在举行公开听政和公众评议后,中止了国际邮件的专营权,私人速递服务商从此获得了经营国际速递业务的合法权利。
2、引入资费标准,开放增值服务市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其他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快递业发展空间的问题。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等通过在邮政专营中引入和执行重量、资费两个标准的办法处理这个问题。1983年以前澳大利亚的邮政专营范围只有重量限制(当时是500克以下的信函),1983年增加了10倍于标准邮资的资费限制。1987年新的邮政法颁布之前,新西兰的邮政专营范围是重量低于16盎司的信函(约450克),没有资费限制。1987年颁布的新的邮政法规定专营范围由两个标准界定,重量在500克以下,。1981年英国在原有重量限制基础上(350克)又引入了1英镑的邮资作为邮政专营的范围(相当于一类标准信件首重资费的4倍)。在设置专营的标准中引入价格标准,目的就是开放邮件寄递的增值服务。快递所提供的上门取件、限时递送、可追踪核查、送达签收等都是与传统邮政提供的寄递服务不同的增值服务。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大多数国家的邮政专营范围都设有重量和资费两个标准的原因。
3、实行政企分开的邮政体制,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
传统的邮政部门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既是规范市场的政府主管部门,又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这种双重角色使邮政部门在做出有关行业的决策时,具有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公正地对待市场其他主体的倾向,导致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