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2021年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0/11/4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京市绿地系统计划第一章 基础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概况和自然条件    1、南京市概况    南京市在江苏省西南部,处于北纬31°54′~32°16′,东经118°32′~119°24′之间;东邻仪征、句容、溧阳3县,北和安徽天长县交界,南接安徽郎溪、宣城二县,西面自北向南和安徽来安县、滁县、全椒县、和县、马鞍山市和当涂县相邻。    南京市是著名古全部、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关键中心城市。南京建城于公元前472年,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朝定全部,史称“十代故全部”。    南京市现辖10个区、五个县,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10区是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雨花台、栖霞、浦口、大厂区;5个县是江宁、江浦、六合、溧水和高淳县。长江由西南到东北流贯南京市中部,分全市为江南、江北两个部分。江南有8个区和江宁、溧水、高淳3县,江北有浦口、大厂2区和江浦、六合2县。     :    (1)地形地貌: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组成地貌综合体。    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一部分,%。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关键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关键农业区。%,平原、%。    南京山脉关键由3个背斜组成,地貌上形成宁镇山脉西段3个分支:北支沿长江南岸向西延续,包含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狮子山,海拔130~286米;中支至南京东边城墙,脉延伸入市区,包含钟山——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海拔32~486米;南支绕城东南、南部,包含青龙山——方山——牛首山——三山——云台山,海拔95~382米。江北部分,西南为老山山地,海拔442米;南部是滁河河谷平原,北部为大片岗地和零星分布丘陵。    南京市平原关键有河谷平原、滨湖平原,沿江洲地及江心洲3种类型。河谷平原关键有秦淮河沿岸秦淮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7~10米;有在鼓楼以北金川河沿岸金川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在6~10米;有在江北滁河中下游沿岸滁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5~10米;有在高淳东部胥溪河河谷平原,滨湖平原为南部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滨地域,地面海拔大部分在5~7米。沿江洲地分布在上新河——板桥一带,江浦、浦口沿江,六合瓜埠以南和江宁营防乡等;江心洲有八卦洲、江心洲、新济洲、兴隆洲等十多个大小江心洲;海拔大部在4~7米。     (2) 水系:    ① 河流:    ,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境内长约95公里。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和干流聚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    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干流全长110公里,河道弯曲,集水面积7900平方公里。南部有淳溧运河和天生桥河。    ② 湖泊:    南京市区关键有玄武湖和莫愁湖,;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   (3) 气候:    在气候区划上,南京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京处于西风环流控制之下,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冬季受欧亚大陆气团影响较深,天气晴朗、严寒、干燥。夏季受欧亚大陆低压区影响,天气炎热,雨水充沛。春秋两季是冬、夏交替过程中季节,多以干燥清凉天气为主。    历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温43℃(),极端最低气温-14℃()。    日最大降水量:(),,。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6%,最大月均相对湿度为81%,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3%,年内改变6、7月大,4、5、8、9月小。    风向、风速:,(),(),主导风向为东北西南向,夏季以东南风为主。    霜冻期:整年无霜期达200~300天。    灾难性气候:    台风:南京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十二个月可有1~2次,多在6~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