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2
文档名称:

教育论文—新课程环境下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

格式:doc   大小:435KB   页数:1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教育论文—新课程环境下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

上传人:aena45 2020/11/4 文件大小:4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论文—新课程环境下农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家港市新塍初中 章玉清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90年代初我校在帮助后进生时就关注到学生心育的研究, 开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进行矫正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实验。“九五”期间圆满地完成了“初中生学习心理研究”和“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两大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有一定价值的教科研成果。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课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学校的广泛关注。对于正处在身心发展时期的农村初中学生来说,消沉、颓废、沮丧、偏激和困惑等各种心理矛盾交织在一起,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就会沉积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自2003年9月,我校进入新课程教改实验区,在新课程环境下如何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我们一个新的课题 。为巩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我们进行了又一轮新的实践与探索。
一、走出去引进来,加强教师心理理论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群体心理素质
大量事实表明,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个自身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把不良情绪带进教室。在教学过程中以冰冷的外壳去碰撞学生柔嫩的心灵,构成师源性心理伤害。殊不知教师一时的情绪发泄,给学生造成的不仅是一时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不能得到有效的调控,这无疑会成为推进新课程实验的绊脚石。为此,我校一方面派教师外出参加心理辅导员培训,同时大面积的地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我们认为,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此我们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听心理学专家作教师心理辅导的学术报告。组织教师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让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升华,并学会进行自我心理按摩,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学校也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努力为教师减轻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课改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实验的落脚点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认为也还是在课堂。我校在“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中已深深地体会到,利用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
(一)教师心理健康是新课程环境下学科渗透的必要条件
学生高尚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健康的心理。
1、在课堂上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看见老师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昵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的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差异巨大,甚至判若两人的重要原因。
2、要有时代的敏感性和创新思维,要对学生充满真情。现在的中学生接受新事物快,他们的话题每天在变,生活对他们来说每天都很新奇。他们总是试图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他们希望老师能理解他们,和他们产生共鸣,成为他们可以倾诉心声的伙伴。为此,教师要有开放的心态、广泛的爱好、创造性的思维。要善于向学生坦露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教师开朗、大度、诚挚、宽容、富于创造,学生的心理也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健康发展。
(二)努力营造良好课堂心理环境,搭起学科渗透教育平台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法中影响学生识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环境对课堂教学效率,对提高学生健康心理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呢?
1、要努力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从教师身上学做人,学生不信任教师,就不会爱学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人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高尚的道德修养,来自于深厚的知识积累,来自于优良的性格品质,困难面前打不倒,积极进取、笑口常开,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产生不可抵御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2、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