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市环保局工作总结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市环保局工作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6/4/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市环保局工作总结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 市环保局工作总结报告一、以宜居水乡行动为落脚点,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一)坚持科学谋划。按照建设宜居水乡新城要求,正确分析环境形势,坚持科学谋划, 制定出台了《 XX 市宜居水乡行动方案》、《 XX 市生态环保工作要点》、《 xx市“ 811 ”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 20xx 年实施计划》和《 XX 市“四边三化”具体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宜居水乡行动指明了方向。(二) 强化责任考核。制定下发了《 20xx 年度桐乡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及考核评分标准》,召开由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的“三改一拆”暨四大行业整治工作万人大会,签订了责任书, 明确了工作任务, 落实了工作责任, 并将生态建设、污染减排、重点行业整治、污水新增入网量、燃煤控制等指标纳入了镇街道职能考核范畴,实施一票否决。强化生态“三偿”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努力提高全社会生态环保责任意识。落实污染整治责任制, 明确全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五带头”、“八不准”纪律要求。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制度,制定议事规则,对生态环保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实施部门协同, 共商共计,确保实效。(三)注重营造氛围。强化生态示范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完成梧桐街道国家级生态街道和石门镇中国杭白菊博物馆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的申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报纸、网络、电台等宣传阵地作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氛围营造。全年共计在各类报纸刊登宣传稿件 116 篇,其中中国环境报 7 篇;电视专题报道 28 期。组建了水环境治理义务巡防队伍,组织环保志愿者参与水环境治理巡防、环境执法和环境案件审理等活动。开展了“世界地球日”主题演出、水环境治理“皮贴画”制作比赛和“我是小小环保员”小学生巡查河道水环境活动,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营造了良好宣传舆论氛围。二、以污染总量控制为着力点,. 页脚. (一)抓源头控增量。以实施生态功能区规划、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为依托,通过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专家评价和公众评议“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实施项目审批与区域环境质量挂钩、产业结构调整挂钩、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挂钩、污染减排绩效挂钩等措施,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增量。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695 项, 33 个建设项目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替代, 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减少 吨/年、 吨/年、 吨/ 年和 吨/年。同时, 对污染排放大, 能耗高以及不符合环保审批条件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全年共计否决建设项目 46项, 涉及投资金额 亿余元。(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在统筹环境统计、污染普查及动态更新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下发了《关于公布 2013 年度全市主要污染物重点减排项目的通知》,完成了 2013 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形势分析, 确定了 22 个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和工作任务, 完善了《 XX 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应急预案》, 出台了《 XX 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专项考核办法》, 加大了主要污染物减排的督促检查力度, 有效推进了减排项目的建设进程。截止 12 月,全市 22 个污染减排项目中 21 个已完成建设并稳定运行。(三)抓调整腾容量。制定《 XX 市 2013 年“退低进高”工作实施方案》、《 XX 市加快实施“退低进高”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和《 XX 市 2013 年度退低进高“十百千”三大行动工作方案》,大力实施“十剑联动”、“百日攻坚”、“千企提升”三大行动,为实现全市“退低进高”、落后产能淘汰、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同时, 实施了差别化电价、差别化水价、财政奖励、土地与排污指标分配等经济杠杆与行政措施加以推进,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市 2013 年共计淘汰落后产能项目 34 个,腾退低效工业用地项目 67 个,盘活低效用地 亩。三、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根本点,全面落实污染综合整治任务(一) 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治水”工作机制, 完成 47 . 页脚. 共计 2009 处涉河污染源排摸工作,编制完成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案,实现“一河一策”;绘制治水全景图, 建立涉河污染源电子监管档案, 实行动态管理; 确定 126 个监测断面, 加强水质预警监测。加强水环境治理明查暗访,下发明查暗访工作联系单 36 张,落实环境问题整改 48 个;创新水环境治理模式,建立了首个县域交界区域水环境联治联席工作机制;深入实施“三大治水工程”, 着力推进“三大整治行动”, 加大了污水纳管截污力度, 全年新增污水入网 187 户。坚持“三不原则”,全面落实饮用水源问题整改。制定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