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口腔执业助理-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黏膜病.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口腔执业助理-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黏膜病.doc

上传人:ranfand 2020/11/4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口腔执业助理-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黏膜病.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单元 口腔黏膜病
  第十二单元 口腔粘膜病
  第一节 基本病理变化
  第二节 常见口腔粘膜病病理
  大纲要求:
  
  1)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
  2)上皮异常增生
  3)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4)疱
  5)丘疹
  6)糜烂和溃疡
  
  (1)口腔白斑
  (2)口腔扁平苔藓
  (3)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第一节 基本病理变化
  一、过度角化和角化不良
  (一)过度角化:也称角化亢进,指粘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在口腔粘膜,指正常情况下有角化的区域角化层增厚或正常时无角化的区域出现角化。分为两种:
  :细胞界限不清,
细胞核消失,形成角化物,伴有粒层增厚且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增厚的角化层中尚见残留的细胞核,粒层不明显。
  (二)角化不良:也称错角化,是指在上皮的棘层或基底层出现个别或成群的细胞角化。有两种情况:
  ,多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细胞分化好;
  ,有时可见细胞核,细胞形态有异型性,见于重度异常增生、原位癌及鳞状细胞癌。
  二、上皮异常增生
  非典型性:与癌前病变有关的个别细胞改变
  上皮异常增生:上皮总的紊乱
  上皮异常增生可发生以下变化(了解):
  ①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浆比例增加;④上皮钉突呈滴状;⑤上皮层次紊乱;⑥有丝分裂相增加,可见少数异常有丝分裂;⑦上皮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⑧细胞多形性;⑨细胞核浓染;⑩核仁增大;⑾细胞粘着力下降;⑿在棘细胞层中单个或成团细胞角化。
  并不是以上12项均出现才诊断为上皮异常增生,根据以上项目出现的数目,而分为轻、中、重度上皮异常增生。
  
三、棘层松解
  是由于上皮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粘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而使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
  严重时失去联系,解离,则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
  此种病变见于天疱疮等。
  四、疱
  粘膜或皮肤内贮存液体而成疱。
  疱的内容物有浆液(水疱)、血液(血泡)及脓液(脓疱)。
  直径超过5mm者称大疱。小的水疱直径在1~3mm左右
  若聚集成簇,称为疱疹。
  口腔粘膜的疱由于经常接受机械刺激,所以疱形成后很快就破裂,且不结痂皮,这是由于口腔内经常有唾液湿润的缘故。
  组织学上,根据疱形成的部位可分为:
  (一)棘层内疱
  疱在上皮的棘层内或在基底层之上,有棘层松解,上皮细胞失去粘附力而彼此分离。
  见于天疱疮,也见于病毒性水疱。
  (二)基层下疱
  疱在基底层之下,基底细胞变性,使上皮全层与固有层分离。
  
见于粘膜良性类天疱疮、多形渗出性红斑。
  五、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
  基底细胞内水肿较轻时,细胞稍增大,胞浆呈空泡状,称空泡性变;
  水肿严重时,基底细胞即发生液化溶解破碎,基底细胞排列不齐,基底膜不清,甚至消失。
  此种病变常见于扁平苔藓和红斑狼疮。
  六、糜烂和溃疡
  糜烂的定义: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
  可由机械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