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日本艺伎是干什么的
日本的艺伎属于文化人,是一种以文艺博悦客人的职业。但具体艺伎是干什么的,请跟着我到下文中去探索吧。
日本艺伎的工作
手抱三弦上画楼,低声拜手谢缠头。
朝朝歌舞春风里,只说欢娱不说愁。
这是黄遵宪(1848-1905)《日本杂事诗》中的一首诗。黄遵宪作为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的参赞,于1877年赴日,写下了《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他被誉为"在近代中国第一个对日本有真正的了解,并且其关于日本的研究和介绍在国内产生了真正大的影响的人"(钟叔河语)。黄遵宪在日本期间,对日本的政治、历史各方面做了广泛的研究,也留心到了日本的艺伎。在这首题名为《艺伎》的诗中,黄遵宪以寥寥数笔,生动描写了日本艺伎的形象。黄遵宪在诗中自注云:"业歌舞者称艺伎。侍酒筵颇矜庄,乐器止用阮咸,曲似梵音,以牙拨弦。又有细腰杖鼓,以手拍之。鼙鼓双槌挝击,渊渊乎作金石声。舞者以扇为节,有折腰垂手诸态。"这种"侍酒筵业歌舞"的艺伎,又称艺者,是日本的一种特殊的职业,也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活的载体。在日本开国以后,艺伎引起了许多初到日本的外国人的注意。小说《菊子夫人》和以该小说改编的意大利著名歌剧《蝴蝶夫人》就是以艺伎为主人公,艺伎随着《菊子夫人》和《蝴蝶夫人》而名扬世界,甚至 "藝者"这一日语词也成为英语的外来语"geisha"。
以"侍酒筵业歌舞"为职业的艺伎,本非日本所特有。唐宋时中国的官妓,以及朝鲜的妓生,和日本的艺伎都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大部分民族的历史上,基本上在近代以前完成了歌舞演艺和性产业的分离,性产业退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而日本的艺伎,仿佛是一种活的古代文物,一直延续到现代,而且艺伎本身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载体,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这种现象是日本所独有的。
然而,虽说是"侍酒筵业歌舞",艺伎和普通的职业毕竟不同。从"业歌舞"的角度看,艺伎和职业艺术演员不同,她们一般只是在酒席上表演一些歌舞小品,而且主要是向异性服务。从"侍酒筵"的角度看她们又不同于服务员,不仅仅是端茶斟酒还陪同客人聊天,使客人在闲聊中得到某种满足。另一方面,艺伎也不同于妓女,艺伎原则上是卖艺不卖身。日本自1958年实施《防止卖春法》后,法律上禁止[禁止发布敏感字眼],但艺伎不在禁止之列可以公开营业。不过原则毕竟是原则,现实却又未必如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艺伎的职业性质也不尽相同。在二战前,艺伎给人们的印象,正像艺伎这一名称所显示的,是艺和妓的结合。早期研究艺伎的日本人矢野恒太对于艺伎的职业是这样描写的:"第一歌舞弹唱,乃本业。第二端菜斟酒。第三显示美丽气质。第四陪酒聊天。第五出卖色相。"关于出卖色相,矢野恒太的解释是"同时和两个以上的男子相通,或极短的时间内更换其配偶",然后又说:"以这样的标准来看,不出卖色相的艺伎不足二十分之一。"
但是,艺伎和普通的妓女还是不同的,区别并不仅仅是因为艺伎善艺。如果要指出艺伎最基本的特点,那就是艺伎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在于满足异性的精神欲望,而不是简单的肉欲需求。这也就是矢野恒太所说的"显示美丽气质"的缘由,向客人展示符合想象中理想女性的风貌。矢野恒太认为,这种美丽不仅要求艺伎的服饰得体,浓纤得度,而且要求一种整体的氛围,如整个房间要求纤尘不染,在墙上挂起高古雅致的挂轴,古朴的花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