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3
文档名称: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3年CPA会计讲义.doc

格式:doc   页数:20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3年CPA会计讲义.doc

上传人:Hkatfwsx 2014/5/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3年CPA会计讲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3年CPA会计讲义
会计第一章总论
一、概要介绍

(一)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会计概念、会计作用、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要素等内容。通过本章学****将为考生掌握以后章节的会计实务打下理论基础。本章的重点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报表要素。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应注重把握:(1)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2)法律主体与会计主体的关系;(3)会计分期的“中期”的新定义。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以分为三类:(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考生应在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着重把握它们在会计实务处理中的具体例证,即在考核某项经济业务遵循了何种基本前提或一般原则时,应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对于会计初学者来说,会计理论中使用的原则往往难以全部辨认清楚,随着学****的深入,就会逐渐理解到各个原则的适用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一经济事项,有时会计核算原则之间会发生矛盾,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正是这种矛盾之下利弊权衡的产物,其会选择最重要的原则作为解决的基本点,提供一个普遍接受且社会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
会计要素可以分成两类:(1)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其会计等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2)利润表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会计等式是“收入-费用=利润”。教材根据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报告条例》赋予了六个会计要素新的内涵,考生应对其概念和特征加以识记和理解。
(二)新旧教材变化
和2002年教材相比,本章内容无变化。
二、历年试题分析

本章在近几年考试中所占比重不大,题型均为客观题,在2000年以前几年考试中题量1-2题,分值2-3分,最近两年没有出现考题。
项目
年份
题型
分值
考点
1997
单项选择题
13>.5
参见“知识点详解”和“例题解析”。

判断题


1998
多项选择题
2

1999年
单项选择题
2

2000年
多项选择题
2


判断题
1

2001年

0

2002年

0

会计第一章总论
知识点
名称
相关阅读
学****建议
链接

会计概述




会计的概念和会计的作用
参考教材P1-2
一般了解
知识点详解?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参考教材P2-5
一般了解
知识点详解?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参考教材P5-9
不仅要理解,而且要会运用。
知识点详解?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
参考教材P10-14
不仅要理解,而且要会运用。
知识点详解?
答案:C
解析:会计的三个方面的作用,表明了企业提供会计信息要满足相关使用者需要,符合相关性原则。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也叫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所作的合理设定。脱离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我们的会计工作就无法开展,所有经济事项也就丧失了会计处理依据。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和会计分期。
一、会计主体
(一)会计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的载体,其主要作用是界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缺乏了会计主体,会计工作也就没有了服务对象。明确会计主体的目的有:
1、划定经济业务空间范围。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不能把其他企业的收入作为自己的收入,不能把其他企业的费用拿来报销。
2、把握会计处理立场。明确会计主体,使企业面对经济事项,知晓自己是旁观者,还是参与者。如果是参与者,企业应如何选择处理立场。比如一个投资事项,企业只有明确自己是投资企业还是被投资企业,才好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区分会计主体和所有者的经济活动。虽然企业归投资者所有,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