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工程防汛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295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工程防汛方案.doc

上传人:2112770869 2020/11/7 文件大小:2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工程防汛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度汛设计

、地貌及功能
**市***水库保安达标工程位于**市上溪镇黄山五村上游,距街道办事处所在地13Km。属钱塘江流域,东阳江支流。
工程所在区域为浙中低山丘陵地貌,地面高程一般在100—400m之间,(1985国家高程基准),两岸山坡坡度上陡下缓,一般30—40°,河谷呈“U”型,山体走向一般北东向,河流方向南北向。流域内林木繁盛,植被良好。
根据**市水务局先存技术档案描述(档案名:**水库枢纽工程,档案号:ZK42—3<5>),**水库建设过程如下:
**水库于1964年开始建设,主坝设计坝型为心墙坝。-。

Km2,。大坝坝型经地质勘查后确认为均质坝。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
水库枢纽由大坝、放水隧洞、溢洪道等组成。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以及**市万分之一地形图、五百分之一地形图、地质勘探资料等,确定水库主要特征性指标为:水库规模为小(二)型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即p=2%),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即P=%)。


**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于2006年4月25日在后宅街道办事处召开了**水库安全技术认定报告论证会,**水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坝体渗漏问题
地质勘探和土工试验成果:主坝、副坝填筑土渗透系数多数大于1*10-4cm/s, 不能满足《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要求,存在一定渗透性。
渗流稳定计算成果:各种工况下,主副坝体内的浸润线位置和下游出逸点位置均较高,最大总渗透坡降均大于允许渗透坡降,极易产生渗透破坏。
(2)大坝接触段和基岩渗漏问题:
主坝、副坝填筑土及基岩接触带由于土料性质及压实不够存在渗水通道。渗透稳定计算显示,该通道的渗漏量和渗透流量流速较大,容易产生集中渗漏。
基岩据压水试验显示坝基局部地段的基岩渗水性较大,存在渗水通道。
(3)主坝及副坝土均为分散性土,在雨水和长期渗流条件下易被分解、冲蚀和潜蚀,为坝体隐患。须做好坝体保护和排水措施。
(4)主坝机构稳定不能满足《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标准要求,可能存在失稳隐患,必须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
(5)大坝外观不达标:坝顶不平整,坝坡护砌不完善、凹凸不平,不规则,下游未设置排水体。
(6)放水设施及把内放水涵管老化失修,为一大安全隐患,达不到千库保安要求,存在结构性安全问题;
(7)溢洪道出口无消能设施,出水行洪不畅,泄洪易危及大坝和村庄安全。
(8)无水位和大坝位移沉降、渗流观测设施。
(9)上坝道路路况较差,造成管理不便。
(10)水库存在淤积,造成库容减少,影响放水设施运行。
(11)坝脚紧接村庄,群众产生生活对大坝造成破坏。坝下的水塘和水井影响大坝安全。


由于**水库存在上述主要问题,其水库大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根据《浙江省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小型水库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大纲(试行)》和《浙江省小型大坝安全技术认定办法》以及水利部颁布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和《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的有关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分类标准,该水库为三类坝,即危险水库。

1、对大坝进行套井回填防渗加处理,:4水泥土。套井位单排布置,老涵管处打三排套井回填。
2、通过帷幕灌浆解决基岩渗漏问题,,。
3、根据防洪要求确定坝顶高程,大坝表面护砌,下游设排水体。
4、对原副坝侧溢洪道进行封堵,利用主坝侧溢洪道泄洪,溢洪道下游泄洪渠接入下游溪中。
5、放水设施改造,对原有坝下涵管采用1:2水泥砂浆灌浆封堵,进水口、出水口C20砼回填封堵,套井及原有坝下涵管交接处采用C20砼回填封堵1米。
6、上坝道路采用泥结石路面,。
7、增设水位及大坝位移沉降观测设施。
8、水库清淤。

1、导流时段
根据本地区的水文情况,该工程导流及度汛时段可划分为非汛期、梅雨期和台汛期。具体时段为10月16日—次年4月15日为非汛期,4月16日—7月15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