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1年城市道路设计基础规范道路地面排水.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年城市道路设计基础规范道路地面排水.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0/11/7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年城市道路设计基础规范道路地面排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道路地面水排除
第12.1.1条 设计范围及标准以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应按城市排水计划进行,并应符合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要求。无排水计划时,应先作出排水计划,再进行设计。
因修建道路引发两侧建筑物或街坊排水困难时,应在排水设计中处理。
二、城区道路排水通常采取管渠形式。设计时应依据当地材料和道路类别选择。
城区道路排水设计包含偏沟、雨水口和连接管布设,不包含排水干管设计。
三、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包含边沟、排水沟和涵洞等。设计流量可按当地水文公式计算。
四、郊区道路排水设计应处理好和农田排灌关系。
五、快速路路面水应排泄快速,以预防路面形成水膜影响行车安全。
第12.1.2条 道路排水设计标准以下:
一、城区道路排水设计重现期见表12.1.2,重现期高于地域排水标按时,应增设必需排水设施。
二、当郊区道路所在地域有城市排水管网设施或排水计划时,应按表12.1.2要求选择合适重现期。
三、郊区道路为公路性质时,其排水标准可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1)要求进行设计。
第12.1.3条 道路路面雨水径流量应按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实施。
计算道路雨水口流量时,偏沟水深不宜大于缘石高度2/3。
第12.1.4条 雨水口设置要求以下:
一、道路汇水点、人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街坊或庭院出水口等处均应设置雨水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依据需要合适增加雨水口。
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
平箅式雨水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适用于有缘石道路。地面平箅式适适用于无缘石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水处等。
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适用于有缘石道路。其中立孔式适适用于箅隙轻易被杂物堵塞地方。
联合式雨水口是平箅和立式综合形式,适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
三、雨水口泄水能力,平箅式雨水口约为20l/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0l/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0.7系数。多箅式雨水口、立式雨水口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
四、平箅式雨水口箅面应低于周围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周围路面略低。
雨水口井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域应对雨水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方法。在泥沙量较大地域,可依据需要设沉泥槽。
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mm。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需时雨水口能够串联。串联雨水口不宜超出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管基和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六、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其位置应和检验井位置协调,连接管和干管夹角宜靠近90°;斜交时连接管应部署成和干管水流顺向。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雨水口,并应采取方法预防路段雨水流入交叉口。
第12.1.5条 立体交叉范围地面水排除标准以下:
一、对立体交叉桥下地面水,宜采取自流排除。当不能自流排除,有条件修建蓄水池时,可采取调蓄排水。无调蓄条件时,应设泵站排水。
立体交叉处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稳定时,应按本章第二节要求和当地经验采取降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