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ppt

格式:ppt   大小:3,720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ppt

上传人:erterye 2020/11/7 文件大小:3.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陶瓷艺术
玉器艺术传统艺术
青铜器艺术
传锍艺术的廠一一-器
J
陆家中学
黄宏
说文解“玉”
《说文*段注》解释帝王的“王”字时,
认为王者即“天下归注也。”董仲舒也说: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说文*段注》解释玉的字型为“三玉之连
贯也”,即三横一竖象征一根丝线贯穿着
块美玉。另“皇”字则是“白”和“玉
什么是玉?
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
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其
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
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
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辉石
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辉石类则以硅酸
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
光泽,清澈晶莹。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
型色泽
辉石类18世纪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
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方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被中国玉匠大量采
方被中国玉匠大量采用。因此,中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角闪石制品。和
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
,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
带玉的词语
金玉良言
婷婷玉立
玉树临风
守身如玉
小家碧玉
金科玉律
金口玉言
玉堂金马
抛砖引玉
金友玉昆
玉石俱焚
金相玉质
玉不琢,不成器
化干戈为玉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
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一般认为上古时的人们在
制作、使用石制工具时发现了玉这种矿物。它比
般石头更为坚硬,于是人们就用它来加工其他的石
制品。它又有与众不同的色泽和光彩,晶莹通透,
惹人喜爱,于是人们慢慢就用它来做装饰品,所以
说最初是以“美石为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
逐渐认识到了一部分“美石”的具有特殊的性质
把它们从“石”中独立出来,称为“玉”
玉人
玉人”,新石器时代玉
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出土。前四次
发掘共出土玉人6件,三立姿、三坐姿。
玉人都呈长方形面孔,浓眉大眼,双眼
皮,蒜头鼻,大嘴,身材匀称,面部表
现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同现在的中国
人面貌一脉相承。这有力证明了5000年
来,中华大地上人种一直未变,文化传
承未变。
玉龙
玉龙高42厘米,
凌家滩出土的5300年
前圆雕玉龙,是中国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
出土的第***
透闪石,灰白色。首
尾相连,略呈椭圆形。
吻部突出,阴线刻出
嘴、鼻,阴刻圆点为
眼,头部阴刻几条线
呈皱纹和龙须,头雕
玉鹰
透闪石,灰白色。呈展翅飞翔状,头略仰,侧向一面,尾展开。头
部雕琢十分逼真,眼睛为一面钻的圆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展翅的
两冀雕琢似猪头或似别的动物形象。腹部阴刻规整的圆圈,内刻八角星
纹,八角星纹内又刻一圆,圆内有一孔。尾部两面雕琢呈扇形齿纹,鹰
上的八角星纹可能象征某种宗教观念。鹰外表健美,性情凶猛,象征勇
敢和力量。这件玉鹰可能是凌家滩氏族徽帜的代表。
长72厘米、重88公开,是中目前

玉猪
一角形刻纹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