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docx

上传人:书生教育 2020/11/8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康县大堡安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典型设计
一 概况
(一 )社会经济概况
本次规划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分布在大堡镇安场村的高
半山区,涉及安场村的二个社 105 户 402 人,耕地面积 680 亩,人均纯收入 1400 元 ,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小麦、 玉米、黄豆,经济作物有核桃、花椒、板栗。该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
工程区属西秦岭南麓高半山区。区内地形复杂,地势较
平缓,海拔高程在 1200 - 1500m ,土壤为黄棕壤土,由于水利工程设施薄弱,长期以来一直遭受干旱灾害的威协,农业
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工程区内已建成村级公路网络,交通较为便利。
(二)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概况
该项目区为浅切中低山地、黄棕土壤,土石沟壑地貌,
整个地势呈现东高西低,南北沟谷多呈 V 型,山高谷深,高
差悬殊,土层略浅,出露地层主要为页岩,千枚岩与砂质泥
岩石。
水文地质概况
..
.
项目区属大堡河流域,年平均降雨量 820mm ,降水年内
分布不均,形成春、冬干旱,夏、秋多雨的气候现象,主要
有基岩裂隙潜水,水质良好,水量丰富,周围自然山坡稳定,
未见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据统计,区内暂无蓄水堰塘及水窖工程,只有几年前修
建的人畜饮水工程一处。本次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对该区域进
行全面规划,有计划的对地理位置优越,灌溉条件好的地块
修建集雨水窖工程, 计划新修水窖 75 口,增加蓄水 2250 m3 ;
铺设灌溉管道 75 条,长 7500km 。
二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位于大堡河右岸高半山地区,地势较平缓,土层肥
厚,因为地理条件特殊,自然地形构成坡高水低,没有建设
蓄水工程的条件,长期以来一直受干旱缺水的困挠,农业经
济得不到应有发展。现采用非充分灌溉的模式,进行雨水集
蓄型灌溉工程规划设计。这一地区水文条件是降雨量较丰,
多年平均降雨量 820mm ,造成干旱的原因是降雨时空分布与
农作物需水过程不相匹配,二是缺少蓄水工程。现根据气象
和地理条件,选用集雨水窖等小型引蓄水工程,增加调蓄水
量,增强灌溉能力。符合当地水资源呈立体分布的特点。这
种集雨蓄灌的方式也易被群众接受掌握,工程建设简便易行。
..
.
通过在该地区的实施,再进一步总结提高,然后向其他同类
型区域推广应用,对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同时为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非充分灌溉,发展节水型农业
总结出成功经验。因此规划建设大堡安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很有必要。
据调查,该地区有灌溉设施的,粮食亩产约在 500 -
600kg ,无灌溉条件时亩产不足 400kg ,亩产相差较大。因此
干部、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