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宋濂宋濂教学目标 ,掌握虚词“以”的用法。 。 ,刻苦自励的精神。宋濂(1310 ─1381) 字景濂,号潜溪,明初著名文学家。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宋濂、刘基、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送东阳马生序浙江东阳同乡后学赠序题解注音释义嗜( shì)学:喜爱学习。俟( sì): 等待屣( xǐ): 鞋子。衾( qīn): 被子。容臭( xiù): 香袋。臭,气味,文中指香气。裘葛( gé)之遗( wèi): 裘(冬衣), 葛(夏衣),遗(送)。词性活用手自笔录( 手──动手, 名词用作动词。笔──用笔, 名词作状语) 腰白玉之环( 挂在腰间, 名词用作动词。)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每天名词作状语)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每年名词作状语) 通假字四支僵劲( “支”通“肢”)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都是借的意思) 媵人持汤沃灌( 灌通盥,浇洗) “以”字的用法 ( 用,介词)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连词) ( 而,连词) 4.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为,介词/ 拿,把,介词) ( 用,介词) ( 往,介词) ( 凭,介词) ( 而,连词) ( 在,介词) 10. 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在,介词)句式解析弗之怠( 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撰长书以(之)为贽( 省略介词宾语, “之”代这封信。) 岂他人之过哉( 岂……哉?哪里是……呢?固定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