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合理化建议
1、建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以及主要技术人员和监理人一起进行
上岗前培训,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学习合同条款,技术规范,监理
程序及监理实施办法,以统一工作目标、要求和做法,从而为提高项
目管理水平和监理工作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质量与进度的矛盾问题:承包人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的现象在国内施工队伍中普遍存在。强调数量和质量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质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数量必须服从质量,不能因抢工期而降低建设标准。
3、承包人的分包问题:要严格控制承包人的分包行为。因为分
包再分包,往往带来层层拿管理费,层层剥皮,造成施工费用不足,
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对承包人所说的联合体、下层单位。要从
合同条款注明分包的定义, 这样便于审查分包资质, 避免分包单位素
质差,给工程质量及监理工作带来麻烦。
4、承包人流动资金的财务状况应列入资质审查范围:承包人流
动资金不足,对工作影响较大,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业主为了保证
进度不得不临时借款给承包人, 再从月度支付中扣除, 这样造成承包
人流动资金不足,不能承担施工承包。
5、承包人的进场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审查: 没有足够的机械设备,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难以保证。 开工前必须审查设备进场情况, 只有满足了施工的需要才能签发开工令。
6 、监理批准的工程技术措施的经济责任问题: 承包人通常认为,只要是监理批准的技术措施, 若发生费用增加就应由业主支付。 而监
1 / 2
理则认为,只要不设计变更, 承包人为达到工程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或
措施是承包人的合同责任,即使有经济风险也是适宜的、可行的,业
主对此并不负责任。 为了避免相互扯皮, 在承包人的施工合同中必须
事先明确这一点。
7 、质量保证体系:承包人应设立质量保证体系, 实行质量包干,
做到施工前有标准,施工后有考评,发现不合格的工程,自己进行修
补或返工,直至达到规范标准才填写《质量验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