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股权激励方案
一、股权激励的目的和意义:
1、股权激励是指在所有者、经营管理者、骨干员工之间建立一种以股权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股权形式形成以财产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按比例分享企业经营成果,并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具有共同致力于股权价值最大化,追求企业盈利能力的导向作用。
2、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3、股权激励型的股份与投资普通股的区别在于,股权激励型股份无法取得一个完整的法律地位,只是一部分分红权,或者是一部分增值权。但股权激励的好处在于,经过一定的时间,企业价值、岗位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就可以检验出来。因此,时间,在股权激励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股权激励凸显的是强者恒强,促优汰劣,是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生存环境下,企业为获取生存、发展权利,所能选择的一种较好的激励机制。
5、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价值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越有价值,个人价值就越大。但个人的人力资本价值,最终是要被股权化以后(物质化),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这就是股权激励的核心作用。
6、股权激励除了能让经营管理者发挥出最大的才能外,还具有抵御企业风险的作用。股权激励强调股东风险、股东责任,当企业危机来临时,有多少人能与企业共渡难关,这也是股权激励的初衷之一。
二、中国大陆股权激励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1、时机不成熟或仓促上马股权激励措施,容易产生经营管理层最大化自身权益的副作用。
2、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设计漏洞较多,使股权激励普遍趋近于各种类型的变相奖金。
3、通过降低股权激励设定条件,使被激励对象轻易获取股权激励,把股权激励演变成为股权分红。
4、股权激励计划容易诱使经营管理层操纵会计利润。(从利润调控角度,收入确认和存货价格确定的可调控性是最强的)
5、股权激励计划中考核指标不完善。(单纯考核单一的财务指标,导致经营管理层过度关注短期财务状况)
6、从目前普遍的股权激励计划方案设计来看,在行业低迷时期,股权激励不仅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更不利于企业在困难时期稳定经营管理层。因为,与没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以前相比,由于没有了股权激励的收入,年薪大幅度降低。
三、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设计的主要关键因素:
1、激励对象选择:
2、激励方式选择:
3、约束机制选择:
4、股权稀释选择:
5、持股总额选择:
6、持股分配选择:
7、购买方式选择:
8、设定退出机制:
9、操作条款确定:
10、遵循法律责任、权利与义务:
简略表述就是:定股、定人、定时、定量、定价。
四、股权激励的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透明;
2、股权激励实施方案必须体现有效进行正负激励的效果;必须能够体现“促优汰劣”;
3、股权激励不是少数人打土豪分田地,必须事先设定参与人员层级范围和参与条件,同时必须兼顾到各个主要生产量化价值创造结果的利益群体;
4、股权激励工作不焦不躁,按时间表稳妥推进,并在推进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寻找实施方案漏洞,控制实施方案的潜在风险;
5、要有严格和规范的价值创造评价体系做为股权激励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