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探讨.doc.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探讨.doc.doc

上传人:2072510724 2016/4/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探讨.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探讨一、市值管理概念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最优化, 根据公司市值信号, 科学合理的运用多种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为股东创造价值。市值管理包含价值创造, 价值实现, 价值经营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价值创造最大化, 价值实现最优化和价值经营最优化,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核心。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是提升公司内在价值的关键。企业未来收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持续盈利的能力。只有具备较好的持续性和增长性的收益,上市公司的价值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公司偿债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上市公司的营销能力,运营能力,研发能力反映了公司价值创造能力。上市公司应从盈利能力,主营业务, 行业地位,治理结构,团队素质,公司运作等方面努力,创造公司价值,促进市值升值。价值实现是通过运用投资者关系管理, 品牌战略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手段, 使股市价格能充分准确的反映公司创造的价值。在一个强有效的资本市场里, 市值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具体表现,即: 市值= 股本* 股价。但是在一个弱有效的资本市场, 普遍存在市值大幅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 上市公司要实现其公司投资价值准确体现为市场价值的目标, 就要努力向市场展示其公司价值, 最大限度的消除信息不对称。争取投资者,客户以及社会大众对公司价值的认知和认同。价值经营即公司资本运营的溢价管理。上市公司在已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 实施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各种策略,使现在市值充分体现公司的投资价值后,根据宏观经济环境, 行业竞争格局,资本市场的波动和投资者的偏好,整合公司资源,修正公司的金融策略,并购重组,进一步的提升公司内在价值,实现公司市值的最大化。二、中国市值管理现状 2014 年5月9 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 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此举表明了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市场化取向。只有市值得到重视后, 股东的汇报才能得以实现, 这样才能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整个市场才能成熟完善。然而, 在目前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 存在一些很突出的问题。从各市场板块的市值变化和结构来分析。见下列图表数据: 分析近 5 年的各市场板块的市值数据显示:创业板市值由 2009 年的 1610 亿上升到 2013 年 15085 亿,增幅高达 % 。中小公司较集中地中小板市值由 2009 年 万亿上升至 2013 年的 万亿。升幅达到 % 。相反,沪市主板市值则由 2009 年的 1 万亿下降到了 2013 年的 万亿。损失了 万亿。由此可见,创业板在近 5 年间,市值规模连年增长,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2013 年,民营企业的市值表现完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年增幅达 % 远远将国有企业抛在后面。而国有企业中地方控股企业和央企的年市值增幅则均为负值。地方国企跌幅 % ,央企跌幅高达 % 。中国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 2013 年底,在 2460 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净资产总值占 83% ,净利润总额占 85% ,总资产总额占 88% ,而市值仅占到 A 股市值的 % 。国有企业创造的市值明显与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