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第七条可行性研究应从项目的基础条件、技术、资金、效益、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与论证。第八条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依据《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DB42/T 681 — 2011 )和《湖北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 DB42/T 682 — 2011 )等相关政策规定、标准规范编制。第九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必须是经省厅备案的相关单位。第十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程序: (一) 签订委托协议。项目申报单位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签订委托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项目名称、范围、内容、完成时间、劳务费用、质量及成果提交要求等。(二)组建工作小组。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量、内容、范围、技术难度、时间要求等组建相应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编制小组成员应包括土地、农业、林业、水利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熟悉当地农业生产和农业工程建设情况。(三) 制定工作计划。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范围、重点、深度、进度安排、人员配置、费用预算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并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四) 实地踏勘。有关人员根据可行性报告编制的需要进行实地踏勘,收集项目有关资料。(五)分析研究。在收集各种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各个方面的分析, 设计出可供选择的不同规划方案, 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后得出推选方案, 并形成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六) 项目效益分析。对推选方案进行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 以判别项目的社会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抗风险能力。当有关评价指标结论不足以支持项目方案成立时, 应对原有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七)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土地整治项目现状图和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图(有关要求见附件 1)。(八) 与委托单位交换意见。可行性研究初步成果完成后, 要提交委托单位交换意见,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形成最终可行性研究成果。第十一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县(市、区) 国土资源局应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充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