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计划有哪些.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计划有哪些.doc

上传人:892629196 2020/11/13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计划有哪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计划有哪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计划有哪些》的内容,具体内容:小学一年级的好数学虽说不是很难,但是制动好学****计划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计划一...
小学一年级的好数学虽说不是很难,但是制动好学****计划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你!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现在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都受过系统的幼儿教育,有强烈的求知欲,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
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养成良好的数学学********惯,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这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认数和计算
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一) 、关于"数与代数"的学****内容的编写和安排
1、对数的认识, 分三个阶段安排
(1)、第一单元:数数。教材设计了一个" 美丽的校园" 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
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第二单元:比较. 会比较并用数学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通过多种具体活动的比较,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 比" 的方法, 并学会有条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第七单元: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
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以上几单元都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呈现学****内容, 让孩子们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数的
意义.
2、关于" 加减法" 的学****内容, 在教学中应注意下面问题.
(1)、把解决问题和学****quot;加减法"结合起来. 数的分解与合成不再是学****quot;加减法"的
逻辑起点, 在实际教学中, 要从学生的学****经验出发, 让他们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经历从问题情境
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化"的过程与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是统一的.
(2)、加法和减法的安排有分有合.
在我们看来, 加减混合安排的意图, 便于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让孩子们在实际学****中不
断体会, 从而运用. 有时, 同一个情境可以提出加减两方面的问题, 有利于学生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 也提高了学****效率.
(3)、鼓励算法策略的多样化. 在传统教学中, "算法单一""答案唯一"禁锢了学生的创
造性. 而目前提倡的算法多样化有利于一题多解, 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学****需要, 尊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体现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 要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有
大量的数学信息, 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并培养学生主动地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关于" 空间与图形" 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
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五单元:分类。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
(三)、怎样把握"分类"的教学要求
经历分类活动, 感受分类的必要性.
1、在日常生活的分类活动中, 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以及分类活动的结果与分类标准有关.
2、在" 整理房间" 时, 给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 分类, 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3、在"整理书包"时, 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