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 17 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本会计科目使用说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科目的要求进行大量修改得出。具体的改动包括: 1、考虑到企业的业务较少,主要包括两大块,修理修配和代销业务,因此把“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合并为“营业收入”,把“主营业务支出”和“其他业务支出”合并为“营业支出”。2、考虑到企业的投资均为短期套利, 所以对于投资业务不作具体区分,均为“交易行金融资产”。 3、企业目前不存在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科目为考虑以后的情况。 4、企业的坏账准备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考虑到企业的企业简单,为了方便计算,所以坏账计提比例均为 10% 。 5、企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采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两种方法计算确定。对于普通材料采用先进先出法,对于个别贵重的材料采用个别计价法。 6、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增加“受托代销商品”一级科目。核算企业代销别的企业的商品。 7、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增加“受托代销商品款”一级科目。核算企业代销别的企业的商品而应给付的商品款。 8、起初删掉“库存商品”这个一级科目,后来考虑企业有报销业务,重新增加这个一级科目。 9、企业的制造费用采用人工小时分配率法按每月进行分配。库存现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二、企业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三、企业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会计人员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计算出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应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实相符。四、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二、企业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等科目;提取现金或支出存款时, 借记“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三、企业应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由会计人员根据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年度终了, 企业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并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2 / 17 四、本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应收票据一、本科目核算本企业因销售存货、提供劳务及其他原因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二、本企业应在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时, 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入账。带息应收票据, 应在期末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三、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一) 本企业因代销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按应收票据的面值, 借记本科目, 按实现的营业收入, 贷记“营业收入”等科目, 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科目。(二) 本企业收到应收票据以抵偿应收账款时, 按应收票据面值, 借记本科目, 贷记“应收账款”科目。如为带息应收票据, 应于期末时, 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 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四、本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的种类、号数和出票日期、票面金额、票面利率、交易合同号和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到期日、背书转让日、贴现日期、贴现率和贴现净额、未计提的利息, 以及收款日期和收回金额、退票情况等资料, 应收票据到期结清票款或退票后, 应当在备查簿内逐笔注销。五、本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待到期不能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 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但是, 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 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本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价值和应计利息。应收股利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进行股权投资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及进行债权投资应收取的利息。二、企业购入股票或者债券, 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按实际成本, 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按应领取的现金股利,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息时,借记“银行存款" 科目,贷记本科目。三、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技资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应于被技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派利润时,借记本科目,贷记“投资收益”或“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四、本科目应按被投资单位、债券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现金股利、利润或债权投资利息。应收账款 3 / 17 一、本科目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