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11,767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相惜 2020/11/13 文件大小:11.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海后滩公园案例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后滩公园
案例分析
2014 Shanghai Expo
The Houtan Park
学生姓名:龙格
班级:景观1202
学号201219102031
指导老师:李***
1
精选课件
Project Introduction
项目地址:上海浦东2010世博会园区
项目面积:15公顷
项目委托:中国上海2010世博局
景观设计: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首席设计师/项目负责人:俞孔坚
前期研究员:方琬丽、程成、奚雪松
设计团队主要设计人员:凌世红、轰伟、袁天远、金圆圆、俞宏前、龙翔、孔祥斌
设计时间:2007年1月~2009年10月
建成时间:2009年10月
开放时间:2010年5月
所获奖项:2010年ASLA专业奖之杰出设计奖(ASLA唯一年度大奖)
2
精选课件
Area Analysis
场地历史沿革
场地景观演变表
3
精选课件
场地现状概况
Area Analysis
场地周边:场地东部主要是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干线1#污水泵站;中部有上海市环境污水处理厂;西南部主要是上海长江轮驳公司航修站、上海后滩船舶修理厂和后滩天然湿地。
场地周边分析图
地形:基地地势对平坦,
部分地标高在4米到7之间
场地西南的湿地区是天然
成的缓坡,是黄江的长滩,
平均高约2米。
码头:沿黄浦江还有10
米长、8米宽的污水处理
码头和后滩轮渡站轮渡
头。码头的现有功能已
消,可进行改造利用。
4
精选课件
构筑物:场地内有大量的构筑物,包括铁轨、龙门吊及其附属设备,码头场地及设备,高架管道,原料传送高架通道,高架排气管道,罐体等,处处体现着现状场地特征。
Area Analysis
场地现状概况
5
精选课件
场地现状概况
厂区间的植物布局零星,整体绿化覆盖率较低,以香樟、广玉
兰、女贞、水杉、雪松、悬铃木、龙柏、棕夹竹桃、棕榈等为
主。湿地类植物主要分为标高较高的、以狗尾草为主的滩涂植
物和标高较低的、以镳草、芦苇、河柳、构树、女贞构成的滨
水植物群落,生态景观良好。
Area Analysis
驳岸:驳岸分为东段桩基
防洪墙和西段湿地的无桩
基防洪墙两种。东段的桩

~,与地面有
一定高差。较高的防汛墙
与人们亲水的需求及城市
用地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
盾。西段湿地无桩基防汛
墙外即是黄浦江的长滩,
亲水性较好。
植物:场地内的植物主要可分为厂区间植物湿地植物两大块。
6
精选课件
前期个人分析
Area Analysis
通过对前期场地现状的分析,个人总结出以下如表几点。
对于后滩公园的设计和改造,就场地本身而言,存在优势,也存在劣势;而当出于地区与
时间各方面的考究,它也是机遇与挑战同时面临。
7
精选课件
/设计策略
Q1: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脉、满足多重体验需求?
后滩地区保有上海市区、黄浦江边仅有的一块天然湿地,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目睹着黄浦江畔农耕经济的兴衰起落,见证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注视着上海跃升为世界大都市的步伐,是一处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珍稀绿地。随着城市的发展,它必将成为人们追忆过去、关注现在,展望未来的体验场所。因此如何遵从生态设计原则、秉承场地文化脉络、满足多重体验需求成为设计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Problem Discovery
/Design Strategy
上海世博会园区后滩湿地公园的设计面临六大问题和挑战:
8
精选课件
A1:四种文明串写场地脉络
方案采用立体分层布局的方式,以后滩地区发展的时间脉络、空间背景和场地禀赋作为线索,将湿地公园分为湿地生态景观层、农耕文明景观层、工业文明遗存层和后工业文明体验层四个功能层次,由此叠加形成场地的总体功能布局。
湿地生态景观层是黄浦江滩地景观的回归:保留滩涂、湿地,追忆渔猎文明。
农耕文明景观层是场地农耕文明遗迹的体现:借田园江水,体验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遗存层是场地工业时代文化的见证:保留工业时代遗迹,回顾工业文明。
后工业生态文明体验层是后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