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中国与日本贸易关系的演变及启示.ppt

格式:ppt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与日本贸易关系的演变及启示.ppt

上传人:chuandao1680 2016/4/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与日本贸易关系的演变及启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与日本贸易关系的演变及启示组长:卢杰毅小组成员:王丽孙晓琴 陈丹苹黄小娟吴玉兰李少凤明朝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明朝对日本实行的贸易政策,围绕着被动依赖日本方面抑制倭寇活动或主动加强海禁、打击倭寇骚扰等问题,随时进行着调整。?明太祖首先对日本实行羁縻政策,准许他们入明朝贡,企图通过外交活动来抑制倭寇的侵扰,但他对日本的国情并不是很了解,误将征西将军怀良亲王作为日本国王与之交往。而当进一步了解到实情之后,他又断然却其贡,转而在沿海加强海防,实行积极防御倭寇的政策。?明成祖继位之后,由于室町将军义满主动要求建立朝贡关系并协助捕捉倭寇,故明成祖恢复其朝贡贸易,且赐予百道勘合。明朝对日本贸易政策的演变?但是,日明双方对朝贡贸易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明朝是将之作为羁縻海外国家的政治工具,而日本却认为是一种营利的商机,因此形成了矛盾。明朝为了控制大量入贡的日本商人,不得不实行限制政策,遂使日本各大名、寺社为争取入明朝贡而剧烈地竞争着,并引发了宁波的拼杀事件——“争贡之役”。?明朝以此罢市舶,严海禁,断绝与日本的朝贡贸易关系,终于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嘉靖倭患”。通过平定倭患后,明朝不得不改弦易辙,于隆庆元年(1567 年)在福建漳州海澄月港宣布开放海禁,但对日本的贸易仍实行严禁政策。尽管德川家康极力想恢复日明贸易都无济于事,不过,在德川家康的极力鼓励和招徕下,大量的明朝商人为利所诱,无视禁令, 纷纷涌向日本贸易,使明朝对日本的海禁政策已名存实亡,惟有听之任之而已。近 30 年来中国与日本经贸政策的调整与演变?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经过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实力大增,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外交开始推行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自主外交。?到了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尼克松冲击”,促使日本必须调整对华外交政策,推行自主外交。 1972 年7月7日,田中角荣组阁的当天,在首次的内阁会议上,提出“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中国的问题是最大的外交问题”。一、推行自主外交下的日本对华政策?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对华采取的经贸政策主要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 1974 年— 1975 年缔结了贸易、航空和渔业协定。? 1978 年— 1979 年又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中日长期贸易协定》等文件,并开始商定由日方提供第一次日元贷款。?在这一时期,虽然日本极力推行自主外交,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美国出于联华抑苏的目的,在中日关系上,采取了支持中国的政策,使日本在对华经贸政策上不得不采取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在日本对华贷款方面表现更为明显。?也正是在日本采取积极的对华政策和美国的支持下,中日贸易关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980 年中日贸易额达到 亿美元,与建交时 1972 年的 亿美元相比增长近 9倍(表—1)。这一时期也是中日贸易发展最顺利的时期,增长幅度大都在两位数以上。?表—1: 70 年代中日贸易进出口(金额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 占中国对外贸中国对日 中国从日本进口额增长率年份总额 增长率易总额的比重本出口额增长率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 - - 1977 1978 1979 1980 ??资料来源:外经贸部统计资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对华经贸政策?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开始对日本外交和中日美三角关系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首先,苏联经济实力迅速衰退,这导致美国在 1989 年5月提出超遏制的概念。?其次,随着在 1985-1987 年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而美国则沦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日本威胁论”在美国迅速抬头。?第三,中国的崛起开始影响到美日对外战略的制定。?在这样大的国际环境下,中日关系的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这既是日本对华政策调整的客观依据,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