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内 部 管
目录
作者:吕汉超
第一部分
管理
管理已经成为被人们广泛讨论的话题之一,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管理 意识。但管理作为一种抽象的事物一直难以被人们直观地理解,几乎每个人对管理的认 识都不完全相同,很难找出一种让所有人都认可的解释。
为什么说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很难被我们直观地描述出来呢我们在学习管理的过程 中接触到了非常多的管理思想,这些管理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扮演着不同角色,有 些思想变得不再适合当前的管理工作所以被人们逐渐淘汰了,而有些思想则逐渐发展完 善成一种在很多领域都能被使用的管理指导思想,这些思想就成为了管理理论的一部分。 所以说管理学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存在着几乎一成不变的基本理论,它是一门随着社会 发展而逐渐改变以适应社会需要的科学,同时也因其具有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被称之为 艺术。
但我们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套基本理论,否则就很难对管理学进行学习 和研究,这些理论构成了管理的基本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计划、组织、领导(指挥、
协调)、控制。但尽管是这种概括性的描述依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给我们系统 地学习管理学提出了难题。我们一直致力于思考在管理过程中不同职能的功能,也就是 管理者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者的职能也在不断变化, 并产生了很多新的管理职位。这些职位并不都符合最初提出的管理基本概念,这是由于 新职位可能淡化了某些职能或者引入了某些新职能造成的。这就是说原本的管理基本概 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的需求了。所以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来认识我们的管理工作一 —从职能到目的。
管理的目的
管理之所以能受到广泛重视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管理思维。管理思 维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而通过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 值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管理活动自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它是通过某些方法使我们在现有 条件下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管理活动自身的价值。这就是管理的目的,通过管 理活动使其它工作能更有效率地完成,从而实现在现有条件下创造出更多价值的目标。 当然这里的效率不是单纯指提高完成工作的速度,它还包含了更少投入获得更多产出的 意义。
现在我们可以从管理的目的来认识管理。从管理的职能认识管理虽然提供了看似清 晰的管理概念(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但它会因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导致我 们最终很难深入地理解管理的本质。而从管理的目的认识管理就为我们提供了较为简单 的描述一一在现有条件下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
从管理的目的出发来认识管理的本质,需要我们理解“在现有条件下”和“更有效 率”这两方面的问题。当我们需要完成某一项工作时,我们会首先想到这项工作完成后 是什么效果,这是我们完成这项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现在你和你的家人有一套新买的住房已经装修好了,你们全家准备搬到新家去过春 节。所以你们决定在今天打包好你们的行李然后搬家,为此你们已经准备好了五个大纸 箱来收拾行李。在这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搬家,而要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要打包好所 有行李。所以将行李打包好作为搬家的前提条件是我们为了搬家而必须实现的目标,其 完成后的效果是物品整齐地摆放在纸箱里,完成后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搬家。
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有效率地将我们的行李打包好。在现有 条件下意味着完成工作的限制。比如,我们只有五个纸箱可以使用,所以必须将行李有 序地装进去不然可能会装不下。我们必须在今天之内完成打包因为明天就是春节。我们 一共只有三个人没有别人可以帮我们等等。这些条件限制了我们完成工作的潜力,使我 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工作,这就好比是在完成某项工作时只能投入有限的资源(在现实生 活中即是如此)。而更有效率意味着实现更好的效果。比如,我们都希望能更快打包好行 李这样我们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都想轻松一些不想因收拾行李而累得筋疲力尽等 等。这是我们对完成工作抱有的更高追求,它促使我们寻找更有效的方式来完成工作, 这就好比我们试图使某项工作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管理的本质即在于此,它是指以更 少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出,至于是否要通过传统的管理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来达到这一目的则不一定。我们在工作中会不断找到新的方法来提高效率,只要保持现 有条件不变而收获的产出增加了都可以算作是管理在发挥作用。
职能管理
明白管理的目的后我们往往想要知道如何才能实现管理的目的,也就是如何提高工 作的效率。
管理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究竟是怎样运行的在一家企业中,它所能提供的最终产品 或服务是这家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而产品或服务需要由员工来完成。对于一家企业来说 其运行是非常复杂的,其中包含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