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电势能与电势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电势能与电势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542605778 2020/11/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电势能与电势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电势能与电势》教学设计
一、钻研与处理教材
本节内容为物理选修3-1中第一章静电场中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它处在电场强度之后,位于电势差之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课程教学中利用物理思维方法较多的一堂课,尤其是用类比的方法达到对新知识的探究,同时让学生就具体的物理知识迁移埋下思维铺垫。
教材从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角度出发,推知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进而指出这个结论对非匀强电场也是适用的,并与重力势能类比,说明电荷在电场中也是具有电势能。电场力做功的过程就是电势能的变化量,而不能决定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的数值,因此有必要规定电势能零点。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对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给予了思维上的指导作用。
二、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
·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及与电场线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
·培养对知识的类比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学生的理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利用知识类比和迁移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利用等势面图象的对称美,形态美以获得美的享受、美的愉悦,自己画图,在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对美的感受力和鉴别力。
·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三、了解分析学生
学****这节内容的学生都是高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以学过的知识,对现在要学****的电势能和电势有一定的兴趣,使学生将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与电势能和电势联系起来。
四、制定教学策略
1、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1)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合作学****模式。
(2)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实践法,讨论法,实验法,阅读法,暗示法,图示法等。
(3)策略:诱发学****动机的策略,突出教学重点的策略,化解教学难点的策略;概念转变策略,图示策略,创设情境,设置陷阱的策略。
2、设计教学流程图:
电势能和电势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定义)
电势(定义 公式 单位 物理意义)
电势和电场线方向的关系
电势能(定义)
3、教学过程(三维形式)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教具板书、设计意图
引入
复****前面相关知识。
回忆以前所学过的重力、重力做功、重力势能等
回答问题、思考、讨论
提问 、考察上一节所学内容,引出本节重点
二、正课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让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点运动到B点,我们来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分析三种情况下的做功的数据结果,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从中找到共同点和不同点,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归纳得出相关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