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文档名称:

高考历史仿真试题.doc

格式:doc   大小:123KB   页数:7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考历史仿真试题.doc

上传人:AIOPIO 2020/11/15 文件大小:1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考历史仿真试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历史仿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成为2005年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据此回答1-3题。
    “纳绢代役”和宋朝王安石变法中“募役法”都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
    
   
    答案:C(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两者的规定能保证农民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
    
    
    
   
    答案:D(A项不符合土改的特点,B、C两项不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只有D项才是两者的相似点)
    “三农”与古代统治者重农最主要的区别是
    
    
    答案:C(党和政府重视“三农”是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古代统治者重农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
    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据此回答4~6题。
    ,首先必须要参阅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D.《道德经》
    答案:C(要了解儒家思想,必须参阅儒家经典。儒家创始人是孔子,记载孔子言行的是《论语》)
    ,其根本原因是
    A. 孔子是“至圣先师”
    B.“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
    C. 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
    D. 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
    答案:D(本题考查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儒家学说表现出了极为矛盾的观点和态度。出现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
    
    答案:C(本题考查分析、比较和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主要是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不同)
    2004年5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专门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施情况。据此回答7-8题。

    ,派文成公主入藏。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
    、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答案:C(本题考查对文成公主入藏作用的理解)
    
    
    
    
   
    答案:A(本题考查比较问题的能力。元朝设宣政院,清朝设驻藏大臣,两者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
对外交往和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对各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9~10题。

    
    答案:A
    
①丰富了古代人民文化艺术生活  ②促进了我国四大发明的形成 
③发展对外贸易,丰富了物产  ④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本题只需排除②即可,因②中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不是由于与西亚地区交流促成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不断提高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据此回答11-13题。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